当这个结果公布之后,全场再次炸开了锅。
“卧槽!这,这家伙竟然又选了一个小前锋?!!!”
“这是要干什么?他们已经有五个小前锋了!!!”
“那什么,刚刚谁说下个赛季新奥尔良传奇龙队要打五个小前锋阵容来着?真踏马的是个天才啊!看这架势,说不定蔡明那个鬼才还真是要打五个小前锋阵容呢?”
而这个时候,坐在蔡明身边的伊莱克已经彻底麻木了。
她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相信眼前的这个男人吧。
如愿选中了科怀伦纳德、吉米巴特勒,以及钱德勒帕森斯的蔡明心情大好,此时的他正在脑海中规划着对三人的使用,加上目前队内的罗恩阿泰斯特和保罗乔治,正好五名小前锋。
“或许神算子帕特莱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洛杉矶湖人队的“Showtime”时代提出的革命性篮球理念,场上的五名球员都将是身高2米左右的全能型摇摆人的预言可以在下个赛季实现呢!”
蔡明在心中盘算着这种可能性。
虽然蔡明对帕特莱利那极具冷血性质的商人作风极为的不爽,但不可否认,蔡明对这家伙的独到见解,以及那革命性的篮球理念,还是极为推崇和欣赏的。
帕特莱利构想的五位小前锋球员同时在场的战术核心理念是位置的模糊化。
他设想未来的篮球运动员不再被束缚于传统1-5号位的定位,而是根据比赛需要自由切换角色,场上的每个球员都需要具备持球、投射、防守等多个位置的能力。
这一构想在当时,甚至是现在看来都有些过于理想化,因为篮球运动长期以来都是依赖明确的位置分工:控球后卫负责组织、得分后卫负责得分、小前锋负责突破攻坚、大前锋负责篮板和内线进攻、中锋则负责护框兼顾攻框。
在现在看来,帕特莱利的愿景就是在挑战这项运动的基本逻辑。
然而,作为穿越者的蔡明自然知道,帕克莱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这套战术理论是极具前瞻性的。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和进步,NBA球队的战术体系越来越接近帕特莱利的设想,全能型球员成为各队争相追逐的目标。
日后的现实也印证了,帕特莱利提出的位置模糊化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到了2023-24赛季,NBA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位置革命,联盟中有超过65%的球队经常使用无特定位置的阵容,而即便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2013-14赛季,这一比例也还不到20%。
原始空中的联盟第一人,勒布朗·詹姆斯就是这种趋势的完美体现。
纵观勒布朗詹姆斯的整个职业生涯,从幼詹到老詹,从天之骄子到阿摊,从控球后卫到中锋,他打过场上的所有五个位置。
2023-24赛季,年近39岁的勒布朗詹姆斯仍然能够在不同的比赛中扮演完全不同角色,时而担任主控,时而镇守内线。
而到了2025年,洛杉矶湖人队更是首次将四十多年前,帕特莱利的颠覆性战术理念付诸于实践,紫金军团在正式比赛中排出了,
勒布朗詹姆斯、卢卡·东契奇、小贾巴里·史密斯、八村垒,以及范德比尔特的五名锋线球员阵容。
在这套阵容中,五人平均身高约2.04米,并且均可以摇摆多个位置,兼具组织、投射和防守能力。 ?
而在同一个赛季,休斯顿火箭队也尝试着摆出了身高2米01的阿门·汤普森、身高2米11的凯文杜兰特、身高2米11的小贾巴里·史密斯、身高2米11的申京,以及身高2米11的亚当斯这样超高阵容,场上的五个人身高总和已经到达了近10米5。
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作为参考,蔡明真的觉得下个赛季,排出一套五个锋线的极致攻防阵容,也不是不可以啊!
此时,旁人自然不知道蔡明心中所想,以及下个赛季,新奥尔良传奇龙队会给联盟,乃至于整个篮球界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
球馆内,几乎所有人此时都萌发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蔡明疯了!
“中锋呢?内线呢?新奥尔良传奇龙队最迫切需要的内线球员为什么一个都不选?”
不少直播选秀大会全过程的电视台专家,以及评论员们都开始不住的摇头叹息。
“看来连续几个赛季取得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选秀大会上的成功,已经让这位年轻的华国老板兼教练开始膨胀起来了,他已经不再去考虑球队阵容的合理搭配,而是过于自信,几乎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盲目的相信他会选择出优秀的球员。这显然太不明智了,就像是某一年是中锋大年,你总不可能将手上的选秀权都拿来去选择中锋吧?”
紧接着,到了第二轮第十二顺位的选秀了,当大卫斯特恩看到信封中的球员名字时,他已经毫无波澜,完全麻木了。
于是,他面无表情的念道,
“新奥尔良传奇龙队选中的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控球后卫,以赛亚·托马斯!”
“卧槽!”
现场一片惊呼!
(亲们,憋了十个月憋出的第二本篮球爽文,NBA:下山道士暴虐詹杜库哈,正式上线,已经码了二十多万字!是用另外一个马甲开的新书,大家可以直接用书名去搜。新书求关注,求收藏,求一切!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