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出门之前,还是再过到对面院子跟林玉娘说了一声。
姜绾让谢瑾瑜跟她挥手再见。
“瑾瑜跟娘还有爹爹再见,一会儿娘回来了帮瑾瑜带好玩的哦。”
谢瑾瑜听明白了他娘的话。
爹娘出门,不带他。
他瘪着嘴,要哭不哭的看着她,很明显是受了大委屈了。
林玉娘见状,连忙嗔女儿,“你看看你,好端端的来惹瑾瑜干什么?”
“要出门就快点出门,别来惹瑾瑜伤心。”
‘呵斥’完女儿,林玉娘又去哄孙子。
“瑾瑜别哭,我们不理会坏娘亲啊。”
“娘亲讨厌,总是故意欺负我们瑾瑜。”
林玉娘好说歹说的,把谢瑾瑜哄好了。
姜绾也不敢再逗臭儿子了,只好转身去找在外边等她的谢衍,夫妻一起离开家。
大姐跟姐夫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他们路过,叫住他们询问去哪里。
姜绾也实话实说。
“我跟夫君去把昨天山上发现的木薯杆捡一些回来,种在家里边。”
“嗯?要种木薯吗?”
“嗯,种一点在田地边缘,到时候也能搬回来当猪饲料。”
“好。”
姜宁答应下来,转头让万广柱跟他们一起出门,一起去背一些木薯杆回来。
万广柱昨天第一次看到木薯杆,也是昨天才知道这是一种能够人吃,也能够当猪食的东西。
他本来也在想,什么时候去弄一些回来,种在家里附近。
没想到二妹跟妹夫今天就去了,他正好也跟着一起去。
“我去拿绳子。”
“大姐你要不要去?”
万广柱进去柴房拿绳子,姜绾看向姜宁询问。
姜宁想去。
但是又怕自己会成为累赘,拖累他们。
若是遇到野兽什么的,她没什么力气,又怀着孩子的,这样会成为累赘的。
姜绾想了想,又出声,“没事,若是我们可以在底下砖窑等。”
“现在五月份了,外边春暖花开的,还有不少的野菜,我们出去看看,散散心。”
“那……”
姜宁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跟妹妹他们一起出门。
至于家里的两个儿子,跟着姐姐没关系。
正好这个时候,林玉娘也抱着刚哄好的谢瑾瑜过来了。
知道两个女儿都要出门,她便让他们放心,她在家里带着孩子完全可以。
现在村子四周的围墙又高又厚,就好像县里的城墙一样,孩子在村里没什么危险。
况且林玉娘也会时刻盯着他们,不让他们去危险的地方。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出发的路上又多了大姐夫妻。
谢衍的肩上扛着一条扁担,万广柱的肩上也是扛着扁担,扁担的另一头还挂着一圈绳子。
因此在村里的街道上遇上其他村民的时候,别人都下意识的以为他们是去外边捡柴火。
毕竟带着两个显怀了的孕妇,也去不了其他的地方是不是?
“要不要叫小瑜一起?”
姜宁问姜绾。
姜绾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们去带回来,到时候真种活了,再分给他们一些。”
妹妹家的孩子还比较小。
加上妹妹家里的马婆婆,平时都是在外边干活的,马明辉也是。
大部分时间都是妹妹在家带孩子。
如果把孩子丢给马婆婆,她肯定不会不帮带,但是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他们是去干活,也不是去逛街游玩,不是去做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妹妹犯不着丢下孩子去山里。
姐妹两人,与各自的丈夫一起慢慢的出了村,往砖窑那边走过去。
从村口距离砖窑那边,直线距离有十几公里。
他们沿着田间的道路慢慢的往前走,之前在田里种的庄稼,已经长出来了。
玉米,麦子,旱稻,一片一片的,绿油油的,已经长了一段了,绿油油的把田地的泥土都盖住了。
现在看过去,田里不见泥土,而是绿油油的庄稼苗。
这些黑土地就是营养成分高,从它们地里长出来的庄稼,那叫一个好。
每一株长势都十分的喜人。
早上的时候,微风不燥,阳光正好,走在田地里,就好像走在一幅上好的山水画之间。
姐妹两人心情愉悦的走在前边。
谢衍他们跟在身后,也难得的静下心来,欣赏周围的风景。
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被风吹过之后,里边的庄稼像是湖面的波浪一样,轻轻的晃动。
谁能想象在三年前,这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
因为他们的到来,在这里安了家,开荒开垦,安身立命。
原本只有野兽涉足的地方,变成了沃野良田。
野兽已经失去了踪迹,人类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痕迹。
这大概就是一出沧海变桑田的真实写照。
走在这样的田地之间,人的心情也变得格外的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