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官兵正在前头开路,拿着鞭子抽打着地板,嘴里不停说着躲开二字。
街上的行人纷纷让出道路,供官兵经过。
紧接着便是锣声传来,震耳欲聋。
穿着平民服饰的莫离与杜小月凑到人群里。
杜小月见状,说道:“哎,这依仗够威风。这轿子为什么捂这么严,跟新娘子似的。”
莫离说道:“哎,别说,咱们听他的锣声,你数数,敲多少下。”
杜小月疑惑问道:“离哥,你数这锣声干嘛。”
莫离解释道:“小月,本朝的官员仪仗是有规矩的,这官员用道,用锣开道,那也是有仪制可循的,按说一个县令,他只能敲七响锣,代表官民人等齐闪开。”
杜小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说道:“哦……那他刚才是十一响。”
莫离嗯了一声,说道:“这就代表大小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这是钦差大臣才能用的仪仗。他是逾制用仪仗,这官儿好不了。小月,今儿咱是走不了喽。”
杜小月疑惑说道:“可是光凭几声锣声儿,你怎么就能肯定呢。”
莫离说道:“哼,是狐狸,就不可能没骚味儿,走,追上去。”
……
牢房里。
狱卒手按刀柄在门前守着。
里头。
几名囚犯被绑在柱子上。
有的人嘴角流血,情状可怖。
知县走了过来。
守门的狱卒纷纷行礼,一齐说了声见过大人。
知县说道:“怎么着,这些人还不服。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师爷在一旁点头,翻动着手里的账册。
知县冷笑两声,继续说道:“朝廷的税你们都敢抗,我看,离造反不远了。”
师爷说道:“大人,有四个人已经把银子给交了。我把人也给放了。有两个人已然枷断了气了。”
知县冷笑一声,说道:“报逃亡,拉出去给我埋了。”
师爷用力的点了下头,说了声行。
这时一名官差过来禀告道:“老爷,莫离要见老爷。”
知县问道:“哪个莫离?没听说过。”
官差说道:“就是那个莫大烟袋,经常跟纪晓岚一起花天酒地的那个。”
听此人这么说,看来莫离和纪晓岚的名声不太好。
其实这都是谣言。
在当官的口中,他们或许花天酒地,但在百姓口中,他们是清官的典范。
知县喃喃自语:“他来干什么?”朝门外走去。
……
“莫大人。”知县跪下行礼。
莫离笑道:“哎……免礼免礼免礼,啊哈哈哈哈。哎呀,您这么一客气,施大礼,倒像是有点儿轰我们走呢。”
知县说道:“岂敢岂敢,莫大人既到鄙县,总要提纲挈领,指示一二才好。”
莫离说道:“哎,客气客气。呵呵呵呵。举县,多次听到和大人话里话外,提到贵县。说是贵县这个钱谷,刑名二项,向来都是各县之榜样。啊哈哈,每年的钱谷从无拖欠,狱无遗案,监狱从来都是空的。”
向前走了两步,继续说道:“而且,每年的考评就是两个字,优异。”
走到杜小月面前停下,转身面对着举县知县,继续说道:“您说,这要布政使出缺,那还能少的了贵县的吗?”
知县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