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对话中,“我”才得知,“我”已经死了。
不是请假一周,是死后头七回了学校。
班里空出来一张桌子,因此新学生被安排到这个班级。
新学生坐的就是“我”的桌椅,所以数到这里,“我”才会头晕,因为下意识避开了自己死亡的事实。
老师不是不注意“我”上课的小动作,朋友们不是不搭理“我”,而是都看不见“我”。
而“我”因为愤怒第一次显现身影,把新来的同学吓了一跳。
因为新同学在镜子里没看见“我”的存在。
故事结尾,“我”来到教室,翻开了那本花名册,原来第24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第24个人人就是被划掉名字的“我”。
林陌合上报纸,不知为何,下意识想要照一下镜子。
林家是没有镜子的,林献一般是把水缸里的水面当镜子用。
林陌打开皮箱,翻啊翻,终于在一个绣得潦草的水鸟荷包里找到一块小圆镜子。
手心大小的镜面,镶嵌在一块雕刻粗糙的木头片上。
林陌不自觉屏住呼吸,慢慢抬起镜子,看见自己冒着些许青胡渣的下巴在镜子中一闪而过。
他骤然松了口气。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镜子放回荷包,又把荷包藏在了皮箱最里面,用衣物盖住。
这一切,林献自然不知,他正奋笔疾书,创作着一个新的故事。
故事名叫,《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