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兰思索片刻,觉得周玲珑说得有道理。在这一个月里,她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在秀艺坊工作,就是在宅院照顾女儿,极少参与社交活动。如今有机会结识更多的客户,对秀艺坊的发展确实有利。
"好吧,我去。只是,清韵......"沈若兰还是有些担忧。
周玲珑轻松地摆摆手,"小姐可以留在宅院,李妈会照顾好她的。再说,茶话会不会太晚,你可以早些回去。"
沈若兰点点头,终于应允了下来。
中午时分,秀艺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广州的吴先生如约而至,前来取货。
"吴先生,您来得正是时候,订单已经全部准备好了。"周玲珑热情地迎上前去,引导吴先生来到后室,那里已经整齐地码放着几大箱绣品。
吴先生打开一箱,仔细检查了里面的绣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质量确实不错,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他看向沈若兰,"沈夫人对新式绣品的理解很到位,这些作品在南洋一定会很受欢迎。"
沈若兰谦虚地点头,"多谢吴先生抬爱。这些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周小姐的指导和绣娘们的辛勤工作。"
吴先生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对了,最近南洋那边的市场变化很大,他们对中国的丝绸和绣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在想,是否可以与秀艺坊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每月固定采购一批绣品?"
周玲珑眼前一亮,"这当然可以,不知吴先生每月需要多少?"
吴先生思索片刻,"初步考虑每月至少五十幅,如果销售顺利,数量还会增加。"
周玲珑和沈若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订单,如果能够长期合作,将为秀艺坊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吴先生的提议我们非常欢迎。"周玲珑郑重地说道,"只是,这么大的数量,我们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更多的绣娘。这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吴先生点点头,表示理解,"时间不是问题,我可以等。重要的是保证绣品的质量和风格的一致性。"
沈若兰思索了一下,提出了一个建议:"吴先生,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前期每月供应三十幅,等我们的绣娘培训到位,产能提高后,再逐步增加到五十幅甚至更多。这样可以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能满足您的需求。"
吴先生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案很合理,"那就这么定了。我会在一周内将首批订单的款项全部结清,然后每月定期来取货。"
敲定了合作细节,吴先生满意地离去,留下一脸欣喜的周玲珑和沈若兰。
"沈夫人,真是太好了!这个长期合作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周玲珑激动地说道,"有了稳定的订单,我们可以放心地扩大规模,招募更多的绣娘。"
沈若兰点点头,同样感到振奋,"确实是个好机会。不过,扩大规模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场地,这些......"
周玲珑自信地摆摆手,"这些您不必担心。我已经有了计划,准备在城郊购置一块更大的地皮,建立一个新的工坊,专门用于生产出口绣品。"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周玲珑,没想到她的规划如此长远。"周小姐的眼光果然独到,提前做好了准备。"
周玲珑微微一笑,"这也是看到了市场的潜力。自从您加入秀艺坊,我们的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很大进展,是时候扩大规模了。"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扩张计划的细节,直到下午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才各自忙起自己的工作。
时间过得飞快,傍晚时分,沈若兰提前离开秀艺坊,返回宅院准备晚上的茶话会。她向清韵解释了自己晚上要出门的原因,并保证不会回来太晚。
"娘亲,我会乖乖的,您放心去吧。"沈清韵懂事地说道,"我会和李妈在一起,不会乱跑的。"
沈若兰心中一暖,轻抚女儿的脸颊,"宝贝真懂事。娘亲不会太晚回来,明天还带你去西湖边玩,好吗?"
沈清韵欢呼一声,开心地点头。
简单用过晚餐,沈若兰换上了一身淡青色的旗袍,发髻挽得简洁大方,只配了一支玉簪作为装饰,整个人看起来优雅而不失端庄。
"夫人,您真漂亮。"李妈由衷地赞叹道。
沈若兰微微一笑,"多谢李妈。清韵就拜托您了,我争取早些回来。"
李妈连连点头,"夫人放心,我会照顾好小姐的。"
最后亲吻了一下女儿的额头,沈若兰乘坐周家安排的马车,前往茶话会的地点——周家在杭州城内的一处私人庭院。
庭院不大,但布置得雅致精巧,假山、水池、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在灯笼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院中已经有不少宾客,或三三两两地交谈,或独自欣赏景色,气氛轻松而雅致。
"沈夫人,您来啦。"周玲珑穿着一身湖蓝色的旗袍,迎上前来,"来,我给您介绍一些朋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