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越之在大秦扯虎皮 > 第220章 破赵国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国数代与秦国交好,齐王根本不会从此时的秦国开战。

此时的楚国世家林立,楚王根本就指挥不动任何一个世家,就算有心想要出兵,也无兵可派。

至于剩下的两国平原君提都没提,在他看来,赵国出兵才是上策。

直接命令边防军南下方为良策,可惜呀,赵王不同意。

“孤再说一遍,边防军不可动!”

面对赵王的冥顽不灵,平原君气的甩袖而走。

这下让原本对他不满的赵王更不满了,也不顾此时是否在朝堂之上,是否诸位大臣在场,直言早晚有一天要杀了他。

“孤是君他是臣,可他竟然敢跟孤这般耍脾气,是孤太纵着他了,早晚有一天……”

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足以见得赵王此时的杀心有多重了?

郭开听此连忙小心劝诫赵王莫生气,毕竟平原君身后还站着个大将军李牧呢,

这一次平原君所说的传书信于边防将领一事,指的可不就是李牧嘛。

这不是他们把现成的柄主动送上来了嘛,有此把柄在手,还愁王上的心愿,无法名正言顺地达成吗?

原本涨到8分的怒火,被郭开的一痛劝解,也就余下三分,

也让他终于把心思从平原君的身上挪了开,转到了韩国上。

“你命人去往韩国,告诉韩王,让他派个能说的直接去齐魏国,只要他那边能说动齐魏国派兵,孤立马封彭煖为主帅,命其和他们联手合纵攻秦”

一下子从攻城夺地的真刀实枪上,转到了各国合纵之策的比拼上了。

毕竟他赵国每一位战士的命都是宝贵的,凭什么全部由他赵国上,这场仗又不是只影响他赵国一国。

秦国的探子显然能力高超,前一脚赵王刚作出的决策,后一脚就被送到了秦王的桌案前。

嬴政沉思良久,决定派出李斯和姚贾分别出使两国,必要断了赵王此次的合纵之策。

李斯刚踏上魏国的土地,第1站便是想找自己的师兄弟韩非。

可惜韩非因为两人的立场不同,选择了避而不见。

看着逐渐远去的车架,韩非垂眸沉思,自己这位大师兄来找自己到底出于何意?

两人虽然同为荀子门生,私交却甚少可不信大师兄嘴里的那番探望之言。

李斯虽然没有如愿地见到韩非,却丝毫没有影响第2天面见魏王时的发挥。

他深知此时魏王正是纠结之际,必须以强硬的姿态向对方展示秦国强大的底气,才能防止对方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与赵国他们联合。

所以他一上来就摆出了傲慢的姿态,直接两个质问定下了这场会面的基调。

“敢问王上,当初为何与韩国一同与嫪毐纠缠,欲乱吾秦国内政?!

当初派郑国前往吾大秦修建沟渠,想要实施疲秦之计,现今又当如何处之?!”

对于第1个质问,魏王还能理直气壮地将所有主要责任推到韩王身上,而对于第2个问题,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了,毕竟内里如何,双方都以心知肚明。

好在韩国相丞也是个机敏的,直接接了过去,解了魏王的尴尬。

对于魏国丞相的巧言申辩,李斯并没有乘胜追击,毕竟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可不是翻旧账。

而这边姚贾也已经到达齐国,与李斯截然相反的是,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拜见齐王,而是拜见了丞相,并且奉上了一车的珍贵之物。

可惜齐国现在正是纸醉金迷之时,对于仅仅一车的珍贵之物,其相并未看在眼中,反而狮子大开口的理直气壮。

他身为一国之相丞,什么好物没有见过,可真正能让他看入眼的也只有金砖,所以他也只要金砖。

姚贾选择先行奉上礼物,并不是因为在齐国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而是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完成最大的目的,

面对齐国丞相的狮子大开口,先是笑着答应拖延时间,待坐回马车时就已面无表情,他可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转身姚贾就将所有在齐经商的人聚到一起,说出了再来时就想好的另一条计策,想要让他们协助自己以经济制裁的方式迫使齐国主动表态。

此言一出,所有在座的商人都非常的激动,若能为秦国出一份力,损失些许利益又有何妨。

可作为瑞丰侯在此处产业的管理者却直接出言反对了。“上卿大人,能为吾国做事是吾等之荣耀,可商人虽是重利,却也重信”

看向那些一口答应的人,知道他们都是一心为国之人,却还是摇摇头。

“若此次,诸位因为相助自己国家而在合约期内单方面作出违约或延迟之事,可曾想过自此之后能否还有信誉一说?”

不理会在座的窃窃私语,此人直接拱手。“上卿大人,吾知道您有此建议确实是当下最便捷之法,可后患无穷呀,

不妨由吾等率先向合作人吐露,完成此次合作后便不再续约。

因为齐国要与韩国联手共同抗秦,吾等秦国之人,虽不能对战事起到丝毫作用,却也是一心向着自己的国家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