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越之在大秦扯虎皮 > 第265章 半斤八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封内容大同小异的战报,分别传向了秦赵两位王上的手中,巧合的是同样都是喜忧参半。

赵王偃看不见李牧利用邯郸城的地形优势,抓住了李信的轻敌,

一口气冲出包围圈和秦国王翦带来的大队人马形成了掎角之势,拖住了秦兵进攻的步伐,护住了邯郸。

他只看见自己派给庞煖的20万大军,连抵抗都没有,就成为了秦军的阶下囚,庞煖那个贪生怕死的废物竟然直接投降了!!

一口鲜血再一次喷出,本就被酒色麻醉了的身体,再也支持不住倒了下去,躺在病床之上最后的念头,那就是他上当了。

“他果然如同小时候那般,净会耍阴招,他竟然将两国盟约视作儿戏,一直在戏耍本王!!”

本就因为秦军的来势汹汹而慌乱的众人,见赵王偃倒了下去,更是慌乱的不知如何是好。

而就在这时,郭开扶着赵王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王上病倒了,本宫还在呢,只要本宫在的一天,邯郸城就破不了。”

赵佾等人本来还在头疼,如何安抚民心。

见以往不对付的赵王后能主动站出来,哪怕再是心中不喜,也不免产生了一丝敬佩。

而此时咸阳城内,嬴政正在召集所有人,对当前局势进行激烈的讨论,就连已经快要临产的乐安都没有缺席。

以赢溪为首的一派,主张继续加派人手。

毕竟邯郸城近在眼前,若能后续跟上,拿下并不是问题,可是另一派人却是持反对意见。

一直不曾显山露水,却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芈氏宗亲,这次也忍不住发表了看法。

“攻赵对于咱们来说纯属远攻,对于粮草的要求甚重,

若是接着强攻的话,可能供应上就有一些费劲了”

尤其是现在李牧和王翦,再加上邯郸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不知道这个僵局多久才能打破。

“这一点芈大人请放心”冯去疾私心里也曾想过,到底是攻还是退?

他也认为当前选择退一步更为妥当,但芈族长的这个理由他不能苟同。

“自从王后发现了地瓜起,咱们就再也没有愁过粮食的问题,

若大人,你有空可以到咱们的粮仓去看看,不仅粮食满仓,且还种类甚为丰富”

听到冯去疾的反驳,芈是族长眉毛一挑,他确实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之谈在预估粮仓存量,看样子是自己错了。

对于他的评估错误,芈氏族长没有否认,认同了冯去疾的反驳,紧接着又提出了第2条。

“此次已先后派兵50余万人,若再继续派兵,秦国内的人手可就不足了,

无论是边防驻扎,还是镇压那些劳工,都会出现捉襟见肘之势,这是万万不可的。”

这次冯去疾没有出言反驳,在场众人都没有,因为纵使粮食产量上来了,但是人口增长还没有上来。

也不算没有上来,自从粮食丰收以后,出生的子民确实越来越多了,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秦而言,这帮新生的孩子们还不够上战场的年龄。

他们现在急缺的,是正当年的可以上阵杀敌的青壮年。

虽然这个理由确实值得大家深思,可是赢溪不想放弃,肥肉都在嘴边儿了,若不咬下来一口,岂能甘心。

“咱大秦境内,近几年国泰民安,百姓们丰衣足食,除了那些预留的边军之外,

可以暂时将挖渠的劳工派遣到战场上,再抽调些看管犯人的兵卒,这样岂不是解决了缺少兵员这一问题”

乐安摸着自己滚圆的肚子,听着众位大臣的你一言我一语,

再一次为他们的辩才所折服,因为无论是谁张嘴,乐安觉得说的都格外有理,而且这样轻易被他们说服的场景,还异常的熟悉。

就在众人围绕着人才缺失而据理力争的时候,嬴政直接把郑国叫了来,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开始询问郑国渠的进度。

“王上,峻首已然竣工,成功通水,新增良田,已有千亩。

等到干渠也成功通水,必能再增加3万亩良田,

若是再算上那些有些许问题的滩涂之地,还能再加2万顷”

众人的脑子都在随着郑国的话,进行飞快的运算,

若真的新增如此多的田地可供种植,那仅需一年的时间等待,就可以再有供养他大秦,现有的数10万战士一年的口粮了。

就在嬴政心中的天平要偏了的时候,李斯的话,成了压向嬴政天平上的最后一个砝码。

“纵使现在放弃邯郸确实可惜,可是赢大人您可曾想过,如咱们借此机会一鼓作气灭了赵国,那其与五国会如何对秦?”

今天他们攻赵之所以如此顺利,打的可是救燕的名义。

别忘了,明明是赵国在攻打燕国,可是韩魏两国可都是出兵援助了。

这其中自然有燕国私底下,向他们求助进行了利益交割之缘由,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并不希望,有哪一国真的被灭。

冯去疾也跟着帮腔,因为在此事上,他和李斯的看法是一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