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因为部落人口有所增加,汉部落的农田面积也相应地扩大到了三万多亩,同时还雇佣了大批的游人进行开荒播种,而且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增加了不少,除了传统的小麦、谷子之外,还种植了角部落的高粱,面积多达三千多亩。
为了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汉部落在农忙时节,都会从其他岗位抽调一些人员前来帮忙,比如战队的战士们,他们可不仅仅是负责训练杀敌,在部落的建设生产等方面同样需要出一份力。
汉卫战队的扩建工作早在冬季结束之前,就已经通过严格的审核,从一些游民和其他部落里顺利招募完毕。
由于汉部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备且成熟的游人管理体系,所以并没有因为这些游人的大量涌入而陷入混乱局面。在这些游人的管理工作中,游人民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管理游人的核心团体。每天不间断进行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得许多游人都逐渐倾向于汉部落,即便有少数人不服管理,也会被团体里的积极分子及时举报并加以镇压。
狼部落和岩熊部落怎么都想不到,他们派来的卧底竟然这么快就倒向了汉部落,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这些被派来的族人,虽说原本是狼巫和熊巫的心腹,但当他们亲眼目睹了汉部落的繁荣昌盛,品尝到了汉部落的美味食物,再加上汉部落组织的游人民团持续不断的洗脑教育,早就将自己肩负的任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个叫狼熊的人就是个顽固不化的家伙,即便经过多次的教育,仍然一心向着狼部落;岩熊部落也有两个叫熊赤、熊卧的人,同样是冥顽不灵。
只不过这几个人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身份早就被一些游人给认了出来并且举报了。只是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有损汉部落利益的事情,所以并没有对他们采取控制措施,只是派人对他们进行暗中监视。
因为战队的人员已经招募完毕,冬季也已经过去,那些没有进入战队的游人,大多数都被送到了矿场去挖矿,其中就有来自岩熊部落和狼部落的几个人,他们全都被送到了石灰石矿场。其余的人则被分别送到铜矿或者城池那边。表现良好的则会被招募到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作坊里做工。
为了加快城池的建设进度,陆远尘这次一下子招募了两千多个游人,这还不包括汉部落内部的一些工匠。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两艘帆船也开始下水进行训练。为了让这些水上战队的人员能够尽快熟练掌握帆船的操作技巧,陆远尘也亲自登上了船。
虽说他对帆船的了解也只是略知一二,但至少基本的原理还是清楚的。比如在逆风行驶的情况下要走 Z 字路线,以及一些简单的船帆方向调整方法。在不断进行实验的同时,他还让人把相关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交给船坞的工匠,以便他们据此进行改进。
当这边的训练工作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第三艘帆船也即将准备下水。而负责这艘船制作的正是桑嘉的哥哥——桑义,也就是伤员的第一个徒弟。
这次的改进措施,除了将制作船帆的麻布用桐油浸泡之外,还根据陆远尘的建议,用面粉掺上水经过熬煮、晾晒、压平的工序给麻布上了浆。
只是让陆远尘感到又好气又好笑的是,陆远尘要求在船上设置船员休息的船舱,并为了让大家更明白,形象地将其比喻成房子,结果桑义就把部落里新盖的砖泥混合瓦房的样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船上。
本想偷个懒的陆远尘无奈之下,只得拿起笔绘制了一些草图,让他们依照图纸进行研究改进。好在现在制造的船都不算太大,即便哪里出现问题,也比较容易修改。经过多次的改进之后,终于在春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将船成功制作出来。
因为这次陆远尘要求船只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所以船上除了配备一些打鱼的装备之外,还安装了两个大型床弩。
帆船的出现使得捕鱼队能够航行到更远的地方,捕鱼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当然,现在捕鱼队已经更名为汉卫战队水战团。
只是由于缺乏定位和先进的通信工具,所以现在的船队仍然不敢航行得太远。即便如此,也不再局限于环绕部落三面的支流,已经开始从上游或下游进入主流河道。
不过,现在汉部落已经拥有了玻璃,陆远尘也已经着手安排人开始研究光学设备了,首先要研究的自然就是望远镜。一旦望远镜研究成功,对于帆船的航行必然有着极大地助力。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透镜或反射镜的组合来收集和聚焦光线,从而放大远处物体的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它们。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来收集光线,物镜形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而反射望远镜则使用反射镜,主镜收集光线,再由次镜将光线引导到目镜或探测器处。望远镜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物体、收集光线以及提高分辨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