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听了,准备喝茶,突然把杯子放下,盯着我问:“你说清楚一点。在我面前可以大胆说。”
得到他的鼓励,认同,我便放开胆子说:
“比如有三个候选人,其中的两个,只要萧书记说,纪委收到群众来信,检举这两个人有问题。
您就表态,那这两个人,这次就不讨论。是否有问题,请纪委调查。
调查需要时间,只能暂缓提拔。剩下的这个,就可以提拔。”
张书记听懂了,完全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是只要萧书记配合,在最终定谁的时候,实际上就可以一锤定音。
如果读者朋友还弄不清楚的话。下面,我就模拟一下。
五人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因为意见不统一,最后通过综合平衡,拟定了张三,李四,孟主任三个人为候选人,请组织部考察。
考察完毕,召开第二次会议,由组织部长汇报考察结果。
最后,由大家来讨论。
这时,纪委书记萧子良提出:这三个人都不错,但是,最近收到群众来信,分别举报张三,李四有经济问题。
这时,张书记就可以拍板了。
对这三个人,大家的意见是统一的。只存在优中选优了。
但既然有人举报,我们就暂时缓一缓,对这两名同志先调查。这一次就提孟九符同志。
大家清楚了吗?
你们这么高的智商,应该清楚。
张书记听完,没有再问下去,而是鼓励道:
“年轻人就是要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样来提建议,说明你能够深入思考问题。”
这等于是送客。
我站起来,说道:“那我回去了。”
他点点头。
我走出了一号楼。
凡是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就明白为什么第二,第三这两个问题不用提了。
第二、第三个问题,其实都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
孟主任当上副市长,明眼人都知道,孟与萧是一个阵营的,是属于书记派。书记派赢了,何源想依赖邵市长做最后的抗抵,这条防线也会松动。
最后,我的提拔问题也迎刃而解,只要萧给我提出来,张书记就一定会同意。
我沉稳地走出院子。
一路上也没有碰到谁。
出了院子,我就打了一个电话给萧书记,问他在哪儿。
他说:“我在办公室加班。”
我说:“那我去您那儿来一下。”
月色清朗,我朝着那栋非常熟悉的办公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