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赶到萧家时,开门的凌老师见我还带着退休了的李主任。
她有些吃惊。
她把我带进书房,萧书记见我带了李老来,也有点不解。
不过,久在官场中,应对很自然。
萧书记与李老寒暄,毕竟他们也是老熟人。
三人坐下,凌老师泡了茶进来。
都快晚上九点了,大家也没过多地渲染气氛。
萧书记望着我们。
师父也不废话,单刀直入地说道:
“萧书记,晓东和我是对门邻居,承他看重,叫我师父。相处久了,情同叔侄。他有什么事也和我说说。
听他说,最近有人告你的状?”
萧书记虽然有些意外,但他十分相信我,便说道:
“感谢你对他的教育。晓东平时说,你对他非常好。至于最近,确实有点小麻烦。”
师父说道:“有人告状你,这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啊,小题大作。但是,事实摆在那儿,也是一片牛块膏粘在身上。
虽说无伤身体,但不雅观,所以,我特地来汇报一个情况。”
萧书记给了李老一支烟,没给我,他自己也没吸。
我立即掏出打火机。师父摆摆手,把烟夹在耳朵上,继续道:
“我向你反映一个情况。市教育局有一个叫郭守群的干部,原来是在下秦县一个中学当勤杂工。
因为与兰市长扯上了关系,先是从勤杂工转为老师,再从学校调到教育局。
因为他干不了什么,就被安排在教育局档案室,这是千真万确的。”
萧书记直起身子,问道:“这个事,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曾经教过书。这个郭守群就在我教过书的学校里当勤杂工。
我说得透一点,下秦县的书记为兰市长家找了一个保姆。保姆叫郭守兰,就是郭守群的妹妹。”
萧书记这才抽出一支烟,然后伸出打火机,先为李老点火。
李老忙从耳朵上取下那支烟。
萧书记身子前倾为李老点上火,然后才缩回身子,给自己点上。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问道:“老主任,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
李老摇了摇头:“承蒙书记挂念,儿子在国外,老伴也跟儿子住在一起。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
萧书记点头,对我说道:
“晓东,你既然和李老打邻居,生活上的起居就要多照顾李老啊。”
我认真地点点头。
萧书记这才谈正事:
“李老,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你品德好,水平高,是个有名望的老领导。只是你当副主任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副市长。
我在政府这边,你在市委那边。我没有多大能力帮助你。
但你惦记着我,不仅关心晓东,也关心我的事情。在此,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这条线索。”
李老说:“我说的千真万确,请书记早点行动。”
萧书记说:“那我也不留你们了,现在还不到十点,我马上找谭书记汇报情况。”
我和师父站起来。
萧书记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
凌老师交给我一个布袋,指了指站在我面前的师父。
萧书记伸手,与李老郑重地握了一下,轻声说:“不送了。”
我和师父下电梯,快步离开那栋楼。
一路上,两人走得很快。
一直走回宿舍楼,我跟着师父进门,把凌老师交给我的那个袋子放到书桌上。
师父望着我问道:“那是什么?”
“凌老师送给您的,应该是几条烟吧。”
他没说什么,坐下。我也跟着坐下。
他倒了两杯茶,说道:
“萧书记是个果断的人,今晚找到谭书记汇报,只要谭书记下令调查教育局这个姓郭的,兰就会收敛,他就会车马炮全缩,调回去保老帅。”
我说:“这其中有几点,我想请教师父。”
他点头道:“你讲。”
我说:“如果这个勤杂工转为老师,这个过程,兰市长并没有打招呼。是学校办理的。那么,他是一个教师身份,可以调进教育局。
遇到这种情况,那要怎么办呢?”
师父冷笑道:
“那就查那个学校,他们有什么依据可以帮郭守群转干。这种事,不怕不查,一查就牵出更多问题。为什么别人不能转为教师。
兰亮生保姆的哥哥,就可以转为教师身份?
我所听说的就是——郭守兰人长得好,又年轻,会做饭菜。在学校食堂做临时工。被下秦县的书记正好到学校去视察,发现此人。
而兰市长也委托这书记找个可靠的保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情。这个到我家乡去调查一下,比我更熟知情况的人多得很。”
我点点头。又问道:“谭书记新来,他是不是会站在萧书记这一边呢?”
师父回答道:
“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谭书记有树立威信的内在需求。”
我说:“他刚刚来,而兰市长在这里扎根了四五年,他必须压制兰市长,自己才有威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