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燕如烟应道。
离开御书房,燕如烟心中思绪万千。皇帝的态度虽有转变,但仍存疑虑。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也提醒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回到自己的住处,燕如烟发现张清风已经等候多时。
"大人,我查到了一些消息。"张清风神色凝重,"李玄璋确实在暗中活动,他拉拢了不少反对改革的官员,似乎在策划什么。"
燕如烟眉头微皱,"具体情况如何?"
"他们打算利用舆论反扑,散布谣言说您的改革会导致民不聊生,试图削弱您的影响力。"张清风低声道,"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们还在联系一些地方豪强,准备从经济上给您施压。"
燕如烟冷笑一声,"果然如此。这些人害怕改革会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自然要极力阻挠。"她沉思片刻,"不过,现在前线告捷,民心所向,他们的计划恐怕要受阻了。"
"但他们不会就此罢休。"张清风忧心忡忡地说道,"李玄璋此人心机深沉,绝不会轻易认输。"
燕如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明日早朝,必有一场硬仗要打。"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往日里对燕如烟冷眼相待的官员们,此刻竟然纷纷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有些甚至主动上前寒暄。
"燕大人,下官有个改进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一位年轻的官员恭敬地问道。
燕如烟微微一笑,"但说无妨。"
那官员顿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想法。燕如烟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她的读心术让她能够分辨出,这位官员虽有些功名心,但所提建议确实是出于公心。
"大人所言极是!"燕如烟真诚地说道,"这个建议很有价值,我会认真考虑。"
年轻官员顿时喜形于色,连连称谢。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官员走上前来,恭敬地拱手道:"燕大人,下官也有一策,不知可否一听?"
燕如烟点头示意他继续。这位官员开始侃侃而谈,表面上是在提建议,实则字字句句都暗藏机关,若是燕如烟不加辨别就采纳,必定会陷入被动。
燕如烟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待那官员说完,她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人此言确有道理,不过还需斟酌。若按此法行事,恐怕会导致民怨沸腾,反而适得其反。"
那官员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燕如烟能一眼看穿他的用意。他强笑道:"燕大人见解独到,下官受教了。"
朝堂上的气氛热烈非常,与之前剑拔弩张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官员们纷纷站出来表达对改革的支持,甚至主动提出改进建议。燕如烟一一应对,或采纳,或婉拒,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既欣赏燕如烟的才能,又隐隐担忧她的影响力过大。
朝会结束后,燕如烟正准备离去,却被皇帝叫住。
"燕爱卿留步。"皇帝的声音传来,"朕还有事要与你商议。"
燕如烟停下脚步,恭敬地转身行礼。
皇帝挥退了左右侍从,只留下燕如烟一人。"今日朝会,朕看在眼里。你确实有治国之才,朝臣们对你的改革也多有支持。"
"陛下过奖了。"燕如烟谦虚地说道,"这都是因为前线告捷,士气大振的缘故。"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浮现出一丝忧虑。"不过,朕也注意到,有些官员的建议别有用心。你要小心应对,不要落入他们的圈套。"
燕如烟心中一动,没想到皇帝竟也看出了这一点。"陛下明察秋毫,臣会谨慎行事。"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了,你先退下吧。记住,改革之事事关重大,一定要稳妥为上。"
"臣遵旨。"燕如烟恭敬地行礼,退出了大殿。
走出皇宫,燕如烟发现张清风已在宫门外等候。
"大人,有消息了。"张清风低声道,"李玄璋确实在暗中活动,他似乎正在策划新的阴谋。"
燕如烟眉头微皱,"说详细些。"
"据我所知,李玄璋已经联系了几位边境将领,似乎在谋划什么大动作。"张清风神色凝重,"而且,他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您的改革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试图煽动民怨。"
燕如烟冷笑一声,"这些伎俩,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她沉思片刻,"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你继续密切关注李玄璋的动向,一有异常,立即报告。"
"是,大人。"张清风应道,随即又压低声音,"大人,我还查到一件事。李玄璋似乎与邻国有所勾结,他可能是内奸。"
燕如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证据呢?"
"还不够确凿,但有迹象表明,前线战事的情报可能是他泄露给邻国的。"张清风低声道。
燕如烟眼中寒光一闪,"继续调查,一定要找到确凿证据。若他真是内奸,我定不会轻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