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殿外的阴影处,一双冰冷的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
燕如烟正从殿内退出,脑海中却盘旋着无数疑问。表面看来,她赢得了这场朝堂之战,但心中却隐隐觉得不安。是谁在暗中相助?又有什么目的?
夜幕渐沉,殿外风声鹤唳。一道纤细的身影快步向她走来,竟是叶如歌。
"燕姑娘,我有要事相告。"叶如歌神色凝重,声音压得极低,"今日之事非偶然,我掌握了关键证据。"
燕如烟心头一震,迅速将叶如歌引至无人角落,运转心灵之力感知周围,确认无人监听后,低声问道:"什么证据?"
叶如歌从袖中取出一卷纸笺,声音微颤:"弹劾书信中有伪造痕迹。我本是奉命整理奏折,无意中发现部分弹劾书信的印泥色泽与纸张干湿程度不符。"
燕如烟接过纸笺,借着月光细细查看,果然发现书信边缘干燥程度不一,且印章压痕深浅不均,显然是匆忙之间拼凑而成。
"好一个李玄璋,竟敢如此蒙蔽圣听。"燕如烟眯起眼睛,心中已有计较,"若我猜得不错,这些'弹劾书信'中,恐怕有不少大臣并不知情,而是李玄璋伪造的。"
叶如歌点头:"正是。我偷偷询问了几位被'署名'的官员,他们全无所知,还惊得面色苍白。李玄璋太狡猾了,利用这些伪造信件煽动朝中局势,使得真相扑朔迷离。"
燕如烟握紧叶如歌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多谢相助,此恩不忘。"她顿了顿,又问,"除此之外,你可还发现什么异常?"
叶如歌面露犹豫,最终咬牙道:"我在整理奏折时,曾见过苏婉娘娘与李玄璋密谈。她提及'血影'二字,还说需加快行动,以免被人看破。"
"血影?"燕如烟瞳孔微缩,这正是与父母之死相关的组织!她强自镇定,继续问道:"他们可曾提及具体计划?"
"只言片语,难以拼凑完整。但我确信他们对你恨之入骨,视你为眼中钉。"叶如歌紧张地环顾四周,"夜深了,我们不宜久留。明日早朝,就是你反击的最佳时机。"
"你说得对。"燕如烟目光坚定,轻抚手腕上的翠绿玉镯,"明日我必一举击溃他们的阴谋。"
黑夜无声流逝,朝阳尚未升起,燕如烟便已站在金銮殿外。她闭目沉思,将心灵之力运转到极致,感知着殿内微妙的情绪变化。
"燕大人,小心为上。"张清风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眉宇间满是担忧,"李玄璋虽被暂押,但他党羽众多,苏婉娘娘更是权势滔天。你今日入殿,如入龙潭虎穴。"
燕如烟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李玄璋伪造弹劾书信之事已有实证,今日我定要将计就计,一举扭转朝堂风向。"
钟声敲响,群臣鱼贯而入。燕如烟入殿时,感受到无数敌意的目光如刀般刺来。苏婉虽被禁足,但她的党羽仍占据着朝堂重要位置,个个面色阴沉,仿佛等待时机一般。
皇帝端坐龙椅,目光复杂地扫视殿内众臣:"今日继续商议李玄璋一案。据昨夜搜查,已有确凿证据证明李玄璋勾结外敌,罪不容诛。但对燕爱卿之前政令的非议,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
一名年长官员立即站出,面带愤慨:"陛下,李玄璋虽有谋反之罪,但燕大人推行的新政确实有违祖制!特别是她那些匪夷所思的医术,究竟是巧合还是异术,臣等难辨真假。"
"是啊,陛下!"又一大臣附和道,"燕大人医治疫病之法虽然有效,但毕竟闻所未闻,实在令人生疑。"
燕如烟正准备辩解,忽见殿角一名侍女向她使了个眼色——是叶如歌!叶如歌的目光定在那名刚发言的大臣身上,又向燕如烟轻轻点头。
燕如烟心领神会,暗自运转心灵之力,瞬间捕捉到那名大臣内心的不安与矛盾。这名大臣赫然是那些被伪造名字的官员之一!
"启奏陛下。"燕如烟不卑不亢地出列,声音清晰有力,"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这位大人。"
"哦?"皇帝来了兴趣,示意她继续。
燕如烟缓步走向那名大臣,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笺:"请问这位大人,这份弹劾奏折上的名字和印章,可是您所写、所盖?"
那名大臣面色一僵,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这、这自然是微臣的。"
燕如烟冷冷一笑:"有趣。据臣所知,昨日这份奏折送达御前时,您正在家中为母亲祝寿,如何能在同一时刻签署弹劾奏折?"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那名大臣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更有趣的是,"燕如烟不紧不慢地环视四周,目光如炬,"臣仔细查验了所有弹劾奏折,发现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印泥干燥程度与纸张不符,明显是后期伪造。也就是说,许多大臣根本不知情,就被李玄璋假借他们的名义提出弹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