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身着一袭轻便的劲装,衣角随风轻轻飘动,他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好奇,专注地观看各派弟子演练武功。首先登场的是华山派弟子,只见他们身形灵动,手中长剑如灵蛇舞动,剑走轻灵,招式凌厉,每一次出剑都带着呼呼风声,剑招连绵不绝,如疾风骤雨般向假想敌攻去。他们的剑法讲究“奇、险、快”,时而高跃而起,剑指苍穹,仿佛要划破天际;时而俯身疾刺,剑刃贴着地面,直逼对手下盘。一招一式,尽显华山剑法的精妙绝伦。
紧接着,丐帮弟子们踏步向前,他们身形魁梧,气势雄浑。为首的一名弟子大喝一声,率先施展出降龙十八掌。只见他双掌舞动,掌风呼啸,每一次出掌都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强大的掌力所搅动,形成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气流涟漪。其他丐帮弟子也纷纷跟上,一时间,演武场上掌影翻飞,“亢龙有悔”“飞龙在天”等招式接连使出,威力惊人。那刚猛的掌力,让远处的观者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劲风。
而后,大理段氏子弟们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演武场。他们神情庄重,双手微微抬起,指尖闪烁着淡金色的光芒,正是在演练一阳指。随着他们的指法变动,指力如无形的利箭射出,所及之处,场边的砖石纷纷碎裂,留下一个个规整的小孔。一阳指讲究的是内力的精准控制和强大的穿透性,大理段氏子弟们凭借着深厚的内力根基,将这门绝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萧峰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上前,他的身影高大而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身上那件玄色劲装,愈发衬出他的豪迈气概。他来到苏羽身边,目光中带着欣赏与询问,说道:“苏兄弟,你来自现代世界,见识广博,对我等武学,可有见解?”
苏羽微笑着,目光从演武场收了回来,看向萧峰,说道:“萧大哥,各位英雄的武功,自然精妙绝伦,每一门武学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先辈们的智慧。但在我看来,武学之道,不仅在于招式的凌厉,更在于心境的修炼。”
段誉手持折扇,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满是好奇的神色,问道:“苏兄,心境与武学,有何关联?这听起来倒是颇为新奇。”
苏羽耐心地解释道:“段兄弟,在现代世界,我们从事任何技艺,都十分讲究专注力与内心的平静。就好比习武之人,若能在修炼武功时,摒弃杂念,保持内心的专注与平静,便能更好地感知自身的气息流动,领悟武学招式的精髓。比如,当你在施展六脉神剑时,如果心无旁骛,便能更加精准地控制内力的输出和剑气的方向,从而发挥出这门绝学的最大威力。”
虚竹双手合十,微微点头,说道:“苏施主所言极是,我佛讲究内心的修行,与武学之道,确有相通之处。贫僧在修炼武功时,便常以佛法的心境来感悟,往往能事半功倍。”
苏羽接着说:“此外,武学也可相互融合。就像我们在现代世界,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能碰撞出全新的知识火花。各位英雄的武功,若能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能创造出更强大、更具特色的武学。例如,华山剑法的灵动与丐帮降龙十八掌的刚猛,看似截然不同,但如果能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将剑法的灵活多变融入掌法之中,或许能让掌法在刚猛之余,增添几分巧妙的变化。”
众人听后,纷纷陷入沉思。萧峰突然仰天大笑,笑声爽朗而豪迈,回荡在演武场上空。他说道:“苏兄弟,你的话,犹如一道光,让我萧峰茅塞顿开。我萧峰今日便要与各位英雄切磋,相互学习,看看能否从彼此的武学中,寻得新的感悟。”
说着,萧峰摆开架势,他双腿微微分开,犹如扎根大地的苍松,沉稳而坚定。双手握拳,置于腰间,眼神中透露出炽热的战意。他环顾四周,大声说道:“哪位英雄愿意与我萧峰先过过招?”
话音刚落,一名华山派的年轻弟子挺身而出。他手持长剑,剑身微微颤抖,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在呼应主人的战意。他向萧峰拱手行礼,说道:“萧大侠,晚辈华山派弟子孙剑,久仰大侠威名,今日有幸能与大侠切磋,实乃晚辈之荣幸,请大侠赐教。”
萧峰微微点头,回礼道:“小兄弟不必多礼,尽管放马过来便是。”
孙剑脚尖轻点,身形如飞燕般冲向萧峰,手中长剑挽出几个剑花,直刺萧峰胸口。萧峰不慌不忙,侧身一闪,轻松避开了这凌厉的一击。孙剑见一击未中,立刻变招,长剑沿着萧峰的身体侧面划过,剑刃闪烁着寒光,带出一道弧线。萧峰脚下步伐沉稳,如同行云流水般向后退了一步,同时右掌轻轻拍出,掌风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一股阻力,迫使孙剑的剑势微微一滞。
孙剑心中一惊,他深知萧峰的武功高强,但没想到竟如此轻松便能化解自己的招式。他深吸一口气,调整状态,施展出华山剑法中的“清风十三式”。只见他身形飘忽,长剑在他手中如同灵动的游蛇,从各个角度向萧峰攻去,一时间,剑影重重,让人眼花缭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