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 > 第202章 密切关注,随时汇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密切关注,随时汇报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都市地铁站,人潮涌动,空气闷热,夹杂着金属和汗臭的味道。

广告屏上,一闪而过的蓝焰涂鸦——那图案灵感来自《火前记忆录》,火焰扭曲着,像在跳舞。

一个上班族,三十出头,穿着西装,步伐匆忙,他忽然停下脚步,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视觉上那蓝焰太熟悉了,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沉默的背影。

地铁的轰鸣声在耳边回荡,震得他胸口发紧。

他心想,为什么一直压着不说?

火种这东西,总得有人传下去吧。

冲动之下,他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纸张光滑,带着墨水的清香,他用笔写下第一行字:“我父亲从未说过那年的事……但现在我想试试。”字迹潦草,却带着一种决绝的劲头。

写完,他合上本子,融入人流中,留下一个悬念——谁知道这火会烧到哪里去呢?

或许下一个故事,就在不经意间点燃。

小萤带着几个半大孩子,穿梭在城中村逼仄的巷道里。

空气里弥漫着煤灰和潮湿的味道,脚下是坑洼不平的水泥路,一不小心就会踩进污水坑。

视觉上,墙壁上胡乱张贴的小广告像癣一样,揭都揭不干净,反而越长越多。

“这边,这边!吴阿婆说她家有很多旧书!”小萤指着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楼,兴奋地喊道。

那楼房外墙斑驳,红砖裸露,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随时都要倒下。

孩子们欢呼一声,一窝蜂地涌进楼里。

小萤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巷口,那里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车窗紧闭,看不清里面的人。

她知道,那是叶雨馨的车,她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们。

吴阿婆家在一楼,屋里光线昏暗,气味浑浊,夹杂着霉味和药味。

吴阿婆佝偻着身子,正坐在床边咳嗽。

“阿婆,我们是来收旧书的,您还记得吗?”小萤走上前,轻声问道。

吴阿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记得,记得,你们是‘火忆堂’的吧?快进来,我给你们找找。”

她挣扎着起身,走到床边,弯腰从床底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

盒子很重,她拖得很吃力,手臂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这里面都是些老东西,也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吴阿婆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泛黄的工友联名信,信纸已经脆得快要碎了,还有一张黑白照片。

“这是……”小萤拿起照片,仔细端详。

照片上是一群穿着工装的男女,站在纺织厂门口,举着横幅,神情激动。

照片的背景是高大的烟囱和破旧的厂房。

“这是1998年我们厂罢工那天照的。”吴阿婆的声音有些颤抖,“那时候,厂里效益不好,拖欠工资,还想把我们这些老工人赶走。我们不服,就组织起来罢工。那时候没人敢拍照,这张还是拿命换的。”

她说着,把照片塞进小萤手里,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你们现在做的事,像极了那年我们想做却没做成的。火种不能灭啊,一定要传下去!”

小萤紧紧地握着照片,心里一阵翻江倒海。

她忽然明白,自己撕掉章程那天,并非终结,而是让火回到了它最初燃烧的地方——泥土里。

当晚,小萤没回住处,独自坐在巷口的石墩上。

石墩冰冷,硌得她屁股生疼,但她毫不在意。

她拿出炭笔,在昏黄的路灯下,把照片背面的名字一个个抄下来。

那是一张长长的名单,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段被压抑的愤怒。

小萤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她的心里充满了使命感。

抄完名字,她小心翼翼地把名单贴进新一期《火前记忆录》手抄本。

手抄本很粗糙,纸张泛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页都充满了生命力。

她合上手抄本,抬头望向远方。

夜空深邃,星光闪烁,像是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她。

“火种不灭……”她喃喃自语,声音坚定而充满希望。

林昭接到维稳办的通知,说要对“火角”项目做二次评估。

他的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次评估肯定来者不善。

“火角”项目是他在社区里搞的一个试点,目的是鼓励居民分享自己的故事,传递记忆的火种。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项目竟然引起了维稳办的注意。

为了迎接这次评估,林昭提前走访了三个试点,发现居民们自发地将“火角”延伸到了菜市场摊位、快递驿站甚至流动餐车。

“林主任,你看,这是我在菜市场‘火角’写下的,我年轻时候当过兵,打过仗,这些事我一直没跟人说过,写出来心里舒服多了。”一个卖菜的老大爷拉着林昭的手,激动地说。

“林主任,我在快递驿站‘火角’看到了好多感人的故事,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默默奉献的人啊。”一个年轻的快递员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