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 > 第218章 你还记得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都是曾经在火忆堂留下过只言片语的普通人。

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收到了一条神秘的短信,邀请他们来这里参加一个特殊的“仪式”。

小萤站在人群中央,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白色连衣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

但她的眼神却异常的冷静和清醒,仿佛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

她手中拿着一只新的木盒,木盒里空空如也,没有火柴,只有一叠空白的纸和一支普通的铅笔。

“各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告别。”小萤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火忆堂完成了它的使命,从今天起,它将正式解散。”

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有人不解,有人惋惜,但没有人出声打断。

“我们曾经在这里写下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愤怒,我们的希望。但现在,我们需要创造新的记忆,新的希望。”小萤顿了顿,举起手中的木盒。

“这里没有火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火种。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新的起点。”

她走到一块临时搭建的公告栏前,将第一张纸贴了上去。

纸上,她用稚嫩的笔迹写着:

“我叫小萤,十六岁,我不怕了。”

紧接着,一个颤巍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到公告栏前,他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然后,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抱着孩子,在纸上写下对未来的期许。

接着,是一个摊主,一个工人,一个学生……

越来越多的人走到公告栏前,写下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愿望。

直播镜头扫过人群,无数双手高举着写着名字的纸片,在阳光下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像一片燃烧的雪,纯洁而又充满力量。

与此同时,周正正坐在打印店里,他的面前堆满了从各地回收来的“百人传抄”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普通人手抄的关于徐氏家族罪恶的证据。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拿起一份份资料仔细地翻阅着。

突然,他发现一份笔迹异常工整的供述。

“这是……”周正瞪大了眼睛,他的手开始颤抖起来。

这份供述,竟然是赵文山的司机所写。

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司机多次运送“问题人员”至郊区据点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甚至还有一些细节描写。

周正立刻意识到这份供述的重要性。

他立刻开始行动,顺藤摸瓜,联系上了几位曾被短暂拘押的记者家属,获取了行车记录仪的碎片数据。

他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制作成一份名为《移动禁闭路线图》的文件,详细地标注了徐氏家族非法拘禁人员的地点和路线。

为了确保这份文件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将文件打印成册,伪装成快递包裹,分别投递给了三十位人大代表的信箱。

三天后,省纪委派出了一支暗访组,他们循着《移动禁闭路线图》上的标记,突击检查了两处疑似非法羁押点。

当场解救出了被非法拘禁的陈默与刘长贵。

另一边,孙秀兰正坐在K207次列车的硬座上,她的手中紧紧地握着一个硬盘。

这个硬盘,是林晚秋在临走前托付给她的。

里面存储着徐氏家族更多的罪证。

她一夜未眠,连夜赶回市区,将硬盘交给了周正。

两人合作破解了硬盘中的加密文件,发现其中包含着徐老太爷与赵文山签署的“危机处理基金”明细,资金流向涉及多名现任官员。

这些信息如果曝光,无疑将在官场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然而,周正和孙秀兰并没有选择直接曝光。

他们深知,直接曝光很可能会被徐氏家族压下去,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他们选择了一种更加隐蔽,也更加巧妙的方式。

他们将关键账户编号印成小卡片,夹在《风捎来的信》新一期册子中,投放至银行、邮局、社区服务中心。

一名退休会计在整理单位旧账本时,无意中拾到了一张小卡片,认出了其中一笔款项曾出现在单位的旧账本上。

他立刻意识到这笔款项可能存在问题,主动联系了纪委。

这名退休会计提供的线索,成为了官方立案调查徐氏家族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韩越接到了叶雨馨最后一次发出的卫星信号,坐标指向北方一座废弃的化工厂。

他立刻带着人赶往化工厂进行搜查。

在地下锅炉房,他找到了一间密室。

密室的墙上贴满了徐家政商关系网图,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人物和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