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破译后,得到了那段录音。
他一遍又一遍地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赵文山,这个老狐狸,到底在隐瞒什么?
“笔迹……”阿福喃喃自语道。
他立刻调出数据库,开始比对徐宅所有文件的笔迹样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突然,一个样本跳了出来,与录音中笔迹的频率高度吻合——那是1999年“东区拆迁补偿协议”的签署人。
阿福倒吸一口凉气。
东区拆迁,那可是叶家噩梦的开始!
那份协议直接导致叶家老宅被焚毁,叶父“意外身亡”。
而赵文山的笔迹,竟然与那份协议的签署人如此相似!
“该死!”阿福低声咒骂道。
他不敢直接外泄这个消息,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刻拨通了李浩杰的电话。
“喂,老李,帮我写个故事。”阿福压低声音说道,“一个关于管家的故事,一个每天替死人签到的活管家。细节要像真的一样,越荒诞越好。”
两天后,一篇名为《都市怪谈·活管家》的小说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
故事讲述了一个豪门管家,每天替已经去世的老爷签署健康报告,维持着家族的虚假繁荣。
李浩杰用他那辛辣而又充满讽刺的笔触,将豪门内部的黑暗与虚伪揭露得淋漓尽致。
小说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评论区迅速涌现出大量“我家也有这种事”、“我们村书记去年没了还领补贴”等真实案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风暴。
官方不得不启动初步核查程序。
李浩杰很快就被请去“喝茶”了。
面对审问,他显得异常镇定,只是反复强调:“我只是写小说,你们要是觉得像,那是你们心里有鬼。”他甚至当场背诵全文,一字不差,让审问人员无从下手。
由于没有实质证据,对方只能放人。
一走出审讯室,李浩杰就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
他立刻赶往一家幼儿园,找到了女儿的老师。
他将一个备份U盘塞进女儿的接送卡夹层,低声说道:“老师,麻烦您把这个送到城郊那所废弃小学,就放在老地方。”
那里是当年叶雨馨的特训基地旧址,如今已经成为民间信息交换的“死信箱”。
与此同时,韩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的计划。
他通过边境线上的货轮调度员得知,林晚秋曾在一周前试图偷渡未果,现在藏身于滇缅交界的一处茶山。
他不动声色地安排了一趟“茶叶运输”,实则运送一支小型救援队前往营救林晚秋。
为了迷惑敌人,他还让阿福放出假消息,声称林晚秋已经抵达北方某省会城市。
这个假消息果然奏效,成功引开了追兵的主力,为真实的营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夜色再次降临。
徐墨辰换上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徐宅外围。
他避开监控摄像头,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花园之中。
他的目标,是花园假山下的水池。
冰冷的池水没过他的膝盖,他强忍着寒意,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水池底部。
突然,他的手指触碰到一个冰冷、粗糙的物体。
那是一个生锈的铁盒。
徐墨辰将铁盒从水里捞了出来,抱在怀里,迅速离开了徐宅。
这个铁盒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他必须尽快打开它。
但是,他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
他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
而现在,他需要回到他“徐大强”的身份里,回到那充满恶臭的下水道里,继续他的潜伏。
黑暗中,徐墨辰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水池中荡漾的涟漪,以及假山在月光下投下的阴影。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徐墨辰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冰冷的铁锈味儿在徐墨辰的指尖蔓延,像是某种尘封已久的秘密正在苏醒。
回到安全屋,他迫不及待地撬开铁盒。
昏暗的灯光下,一叠泛黄的病历复印件映入眼帘,患者姓名赫然写着“徐振邦”。
徐墨辰一页页翻阅,各种医学术语看得他头昏脑涨。
直到最后一页,诊断结论一栏竟然是空白!
但在右下角,一行手写批注却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肺部无积血,不似长期卧床者。”
昨夜录音中,那规律到诡异的咳嗽声瞬间浮现在耳边——表演!
绝对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