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听去了洛阳顿时一股子心火直烧到脑门!
心里那个恨呀!那司马丹会什么妖法吧,怎么他一离开,女儿思念成疾,丈夫不顾体面的追过去,现在儿子也跟着去了,这个破皇宫不要也罢,一把火烧了罢,也能够一了百了。
太后娘娘一发火,居然也忘记了自己为啥来福宁殿找皇帝了!
太后觉的这日子没法过真没法过了,不行要清君侧诛杀妖孽呀!
脾气上来了太后娘娘也不管不顾了,居然不顾礼法直接杀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简称“中书”,是大顺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国家日常政务。
中书的办公地点设在皇宫内的文德殿西侧的中书省。
这里聚集了众多文官,他们共同商讨国事,起草诏令,是朝廷政务运转的核心。
日常行政管理事务是处理来自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上报之事,以及管理门下省的内部事务。
包括文件的收发、归档、催办等,确保门下省的日常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中枢省日常当班的人员包括长官侍中、副长官侍郎、下属官员(如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其他人员(如起居郎、谏议大夫等)以及吏员和杂役人员。
太后娘娘怒气冲冲的杀过来,倒是把这些人给唬了一跳呀。
众人纷纷见礼的同时还在心里嘀咕着,这太上皇皇帝陛下都外出了不在京城,太后娘娘这是要干什么呢?
太后娘娘也是个爽快人,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发飙道“哀家问你们皇帝去哪里了,你们这些人怎么当大臣的,怎么内侍把福宁殿翻了一遍,连皇帝毛都没有找到呢!哀家问你们话呢,回话,都哑巴了吗?”
大臣们又使用上了官场神技了,一个个都成了庙里头泥胎,都不说话,一副闭嘴任撕的死德行!
其实这里头很多人都是冤枉的,皇帝想去哪里?要去哪里?能去哪里?
他们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置喙的权利的。那些能够劝谏的人不去劝谏,他们更是不敢了。
现在可好了,太后找不到儿子,跑过来撒泼了,除了沉默以对,这些人实在也想不到什么别的好办法。
太后一看她的问话还不如石头掉到井里头呢,人家石头还能发个响呢,她的问话居然连个响都没有。
就更加气愤起来了“你等身为朝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应尽心竭力,辅佐皇上,以保江山社稷,以慰祖宗英灵。
可哀家听说近日皇上迷恋上了嬉戏玩乐,现在居然又无故失踪了,可见你等未能尽职,未能有效规劝皇上,统统该罚。”
太后娘娘要罚大臣,谏议大夫朱镇决定不忍了,怎么着也得说两句呀!
“太后娘娘,太祖留下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您此举甚为不妥。
太后惩罚前朝大臣通常发生在政治动荡、皇权旁落的特殊时期。
可现在并非特殊时期呀!皇帝陛下虽然出宫可也留下旨意让两府宰执共同处理政务。
朝廷大臣就是有过错,也要由皇帝和朝廷机构责罚,太后此举实为越俎代庖,臣请太后收回成命!”
朱大夫头箭一发,引得大家众箭齐放,
“太后娘娘陛下交代他出宫的消息要保密,这是陛下旨意。”
“太后娘娘陛下没有迷恋上嬉戏玩乐,您不能听信小人挑唆之言呀!”
“太后娘娘我等勤勤恳恳忠君爱国,听陛下的话正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呢!”
“臣请太后回转后宫吧,这中书省不是太后应该待的地方。”
“皇帝陛下不在,太后娘娘私来中书,这于礼法不合,臣请太后三思!”
这可倒好,太后威风没有发出来,却被众大臣们数落一顿。
现在大臣又要她回转后宫,这要是就这么回去了,以后她的话更没有人听了。
太后也急眼了怒吼道“都给哀家闭嘴,还反了天了,哀家是陛下的母亲,是国朝的太后,你们这些大臣就如此对待君父的母亲吗?
来人呀,招各位亲王进宫,哀家倒是要好好议一议皇帝陛下不在,你们这些大臣为难哀家的事端!”
招皇室宗亲进宫,太后这是要搞什么呢?
众大臣又懵了!正当大臣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吕相公杜大参回来了。
原来他们觉的气闷,去樊楼吃酒去了,现在是尽兴而归呀,就撞到太后跟群臣的对垒。
杜诗是皇帝心腹,也曾经替皇帝讨好过亲娘,太后跟他是熟悉的,一见他来了,就忙叫道“杜卿救救哀家呀,这些大臣要以下犯上呀!”
众大臣们听了这颠倒黑白的话,心里也是堵的很。
太后娘娘也太不讲道理,太会信口开河了,明明是你不讲究礼法的来中书撒泼。怎么就成了我等故意以下犯上了。
杜诗伺候这等不讲理老太太还是很有心得了,太后娘娘既然说了是大臣以下犯上,那就是大臣以下犯上!
杜诗喝令道“太后娘娘是国母,这对国母不敬就是对国家不敬,对国家不敬就是对皇帝不敬,对皇帝不敬就是乱臣贼子,各位大臣你们仔细掂量掂量,谁想当乱臣贼子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