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花转身欲要跃起,只是她此时身着秀裙,裙摆较长,不便移动,只听‘哎呦’一声,张金花跌在地上,老叟举刀架在她的脖颈上,这时穆瓜带着一群女兵赶来,老叟用火把照着张毕乐的脸,一时大惊,赶紧丢下刀,上前搀扶,说道:“哎呦,闺女,你不在床上休息,瞎跑啥呀?”
张金花起身,扑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道:“难道我以前如同圈里的猪,从早睡到晚么?”
“这...”穆羽咳嗽了两声,说道:“我和我闺女切磋,其他人还不退下。”
穆瓜拜拳领命,跟着便和女兵转身离开竹林。
穆羽扶着张毕乐,说道:“什么张金花,不男不女的,你叫穆桂英,可是我独生女。不知闺女你这么晚跑到这里做什么?”
张金花拜拳,说道:“我虽睡了一整日,神气清爽,但此时仍徘徊恍惚之间。今夜在庭中漫步,听到这里有声音,就循声而至,见家父练武,未知能否赐教一二呢?”
穆羽大喜,说道:“桂英,爹等你这话等了十几年,爹练的这刀叫阴阳刀,既然你想学,爹这就尽数传授与你。”说着就摆开架势把刚才打的那套刀法又打了一遍。
还未等穆羽打完,张金花立时目光如炬,拾起刚才那根断竹,就向穆羽袭来,只见她紧握竹的一端,不停挥动数下,穆羽左右横档,张金花横扫被穆羽躲过,只见她转身一圈,又向穆羽击去,穆羽大惊,心道,此女才学一遍,何以现学现用,又何以将此阴阳刀法耍得如此纯熟?”
穆羽见张金花一觉醒来,判若两人,就忘了自己是在授武,便真打起来,张金花穿着素裙,行动实在不便,眼见穆羽一刀砍来,只得避防,此时心道空明拳口诀,便把竹子一丢,双手夹住穆羽,一拳打了过去,穆羽一闪,向她右侧砍去,张金花空翻半圈,趁穆羽挥刀右侧,便闪至左边,打了一拳,正中穆羽膀臂上,穆羽觉得这拳力道生猛,大退了几步,转身说道:“这是什么拳法?”
张金花说道:“这是空明拳。”
说来奇怪,张毕乐忘记自己的姓名,亦不能忆梦中之事,而所学武功,皆深铭于心。非但如此,功力更增。这是由于张毕乐梦回大宋时,年仅十四;而所附之人,已二十有三。此与秦大通之情,正恰相反。
穆羽大笑道:“小女开窍了,开窍了。明日为父就教你骑马射箭。”说着就扛起刀,大笑而去。
又过了一日,孟良骑马终于来到穆柯山下,只需经过一条大道,两条小道,按照孟良的记忆,就能到达寨前,只是今日却迷了路,这时由于穆羽怕外敌来犯,改了山路。
这时听见一声长鸣,一只带箭的大雁从天而降,正巧落在孟良马前。孟良拾起大雁,箭上刻着‘金花’二字,心道,金花是何人?
正思想这事,只听见远处有马嘶的声音,跟着一队背插箭,手持弓的女兵缓缓奔来,为首的女子身着紫衣,腰揣宝剑,手持长弓,孟良便骑上前去,给穆瓜作揖,问道:“请问你就是穆桂英么?”
这女子是穆柯寨的女将穆瓜,她说道:“大胆毛贼,敢直呼我家小姐名字。还不快把那大雁还来,我饶你不死。”
孟良道:“我不是什么毛贼,我是宋兵大将孟良,今日贸然闯山,只是有要事相见穆羽老前辈。”
这时有一队人马从远处呼啸而来,一眼望去,为首的女将手持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穆’字,身后十几个女将手持木枪,见到孟良在前,即刻把他围了起来。
孟良一看,这马全身油光泛红,神骏无比,便给为首的那女子作揖,说道:“姑娘手持金刀,身着朱冠锦袍,尤其这匹抱月胭脂红,犹如娇羞的美人一般,姑娘难道是穆桂英吗?”
张金花扶了扶马身,说道:“原来这马叫抱月胭脂红,我还以为是匹汗血宝马。”
孟良道:“难道姑娘连自己的马都不认得么?”
“哼”张金花伸出长枪指着孟良,怒道:“我不叫穆桂英,我姓张,叫张金花。”
孟良大惊,问道:“难道姑娘不是穆桂英?何以骑着穆桂英的坐骑?”
张金花怒道:“我还没问你,你倒质问起我来了。你是哪里的军汉,为何闯我穆柯寨?”
孟良把大雁交给穆瓜,又转向张金花,说道:“我适才进山的时候捡到一只大雁,这雁上的箭刻着金花二字,想必是姑娘射下来的,姑娘好箭法,孟良甚是佩服至极。”
这时孟良身边的两个女将支起枪来,挡住他的去路。张金花道:“难道你是个逃兵?跑到我这寨子里投靠我穆家不成?
孟良道:“我是宋帅杨延昭的部属,奉邀穆羽父女两人前往瓦桥三关破解辽军的天门阵。还请张姑娘代为引路,叫我见穆羽老前辈一面。”
张金花道:“杨延昭我不认识,瓦桥三关我也没听说过,不过穆羽讨厌宋皇帝,怕是他的下属也不是好东西,昨日我学了一套阴阳刀,今日就拿你试试我这刀法。”说着将大刀挥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