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英的军师刘云侠抽出鞘中宝剑,指着杨延昭怒道:“哼,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兰英姐来找你结亲,你不允,而如今找你救济,你仍然不允,你不要忘了...”
这话未说完,王兰英已把住刘云侠的衣袖,说道:“算了,既然杨元帅也缺粮,那我们再去想别的办法吧。”跟着他向杨延昭和八贤王辞别,拉着刘云侠走出白虎堂。
适才他们的谈话被张金花听去,王兰英还未走远就被叫住。张金花把王兰英请去自己的行营,说道:“既然姐姐来借粮,那我就把穆柯寨的粮草分给姐姐吧。”
刘云侠害怕有诈,问道:“请问你是哪位英雄?”
张金花道:“英雄不敢当,我是穆柯山穆羽的女儿,现在嫁给了杨宗保,杨延昭是我君舅爷,我也是杨家女将。”
王兰英给张金花深行一礼,说道:“谢谢妹妹慷慨解囊,只是如果你把粮草送给我,那三关的将士怎么办?你们又怎么去攻打辽兵?”
张金花道:“这事就无需姐姐费心了,我会再想办法。”
刘云侠道:“穆柯寨只是小寨,这粮草岂能够我西岐州百姓过冬?”
王兰英向刘云侠怒道:“大胆,还不向金花妹妹赔不是?”
刘云侠即刻跪下,说道:“云侠不敢。”
王兰英转身对张金花说:“妹妹别介意,我这军师定是刚才受了杨元帅的气,故才对你无礼。”
张金花一把抓起王兰英的双手,说道:“不打紧,我寨粮草确实少,不如这样,姐姐你在我这里多住两天,我再想想办法,一定不会叫西岐州百姓饿肚子。”说着就把穆柯寨的穆瓜叫进来,吩咐她备好粮草和车马。
王兰英转身对刘云侠道:“你即刻带领兵马携粮草返回西岐州,此事刻不容缓,你需先行一步,而我在此多留几日,稍后我会跟上马队。”
刘云侠和穆瓜连夜整备粮草,被杨延昭发现,他找到张金花,问道:“张军师,听闻你把穆柯寨的粮草尽数送给了王兰英,如今宋辽两国正在交战之际,我军将士怎么办?”
张金花严辞厉道:“兰英姐姐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那年她找你来接亲,你为何不应?是不是嫌人家长得丑?”
杨延昭本是来兴师问罪,没想到被张金花反客为主,吓得他说不出话来。
张金花续道:“我猜的果然不错,你可知道兰英姐姐的父亲是北汉王令公王怀之女,当年王怀与太公同在北汉为臣,他们指腹为婚,君舅爷和兰英姐姐早有婚约,只是王怀因北汉皇帝与辽军勾结,故辞官而退,你们两家没了联系,但再次相见你却毁约,可有此事?”
“这...”杨延昭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金花又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父穆羽也同为北汉人,我和你儿杨宗保订了婚,若我这次不下山,过几年他是不是也会和你一样不再认我?”
杨延昭一听,大叫道:“我儿忠贞不渝,绝不会干出这等始乱终弃的事情。”
张金花拿出一把刀,放在脸上,说道:“君舅爷嫌兰英姐貌丑,我则自毁容颜,看看你家杨宗保是否还要我,你们杨家是否皆此等重色轻德之辈。”
杨延昭大惊,一把夺过张金花手中的刀,说道:“将军息怒,当年我娶柴郡主乃是官家之意,我不敢不从,当时我以为兰英已战死沙场,故没再等她,我杨家人绝非丧德之人。”
张金花道:“既然这样,那我要你把军中粮草三成送给兰英姐姐。”
“啊...三成?”杨延昭面带愁容,然张金花今为军中参谋,地位已殊,且其意甚坚,遂不敢反。
张金花又道:“八贤王应该不是奸细。若他是奸细,必定借粮给兰英姐,目前看来枢密使王钦的嫌疑最大。”
杨延昭想了想,对这结论极为赞同,说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张金花在杨延昭耳旁又嘀咕了一会儿,杨延昭连连点头,但他仍然忧心忡忡,满脸苦相。
张金花知道杨延昭的心事,说道:“粮草的事情我负全责,若是军中有一人饿死,就治我的死罪。”
杨延昭闻张金花独担其责,唯心中一叹,摇头不已。
翌日清早,本该杨延昭坐镇,与众将一同讨论破阵之事,但是久久没见他来行营,有兵将将此事报给八贤王,他甚是担心,说道:“不如我去看看他吧。”
八贤王走进杨延昭的居所,只见他躺在榻上,痛苦的说道:“王爷前来,只因我后背长了疽,无法起身给您行礼,还请王爷恕罪。”
八贤王道:“如今宋辽交战,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元帅有恙,应多加休息。”
杨延昭摇摇头,说道:“我这背疽怕是要卧榻半载才能痊愈,军中无帅乃是大忌,如今元帅只能易主,另请高明了。”说着他取出帅印。
八贤王点点头,说道:“杨元帅的顾虑不无道理,那就由佘太君来代元帅一职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