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异世开荒称帝 > 第165章 夜惊铜锣传警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城的夜,原该是浸在汉河水汽里的温柔。码头的青石板缝里还留着白日商队的马蹄印,被月光镀上一层银霜;街道两侧的灯笼昏黄摇曳,将绸缎庄的“云锦”、茶叶铺的“明前龙井”招牌映得暖融融的;百姓家的窗纸上,偶尔透出缝补衣裳的烛光,伴着孩童浅浅的鼾声,连汉河水流过木桩的“哗哗”声,都像是哄人安睡的摇篮曲。

可这静谧,却在三更天被一声急促到刺耳的铜锣声骤然撕碎——“哐!哐!哐!哐!哐!”

五声!短促、有力、毫无间断的五声铜锣,是康城侦查哨刻在骨血里的最高预警信号,代表“强敌压境,即刻备战”。

睡梦中的人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弹起。军营里,士兵们从硬板床滚下来,甲胄还没穿利索就往操场跑,有的赤着脚踩在冰凉的地上,有的嘴里咬着头盔系带,有的边跑边往身上套护心镜,甲片碰撞的“铿锵”声在营区里炸开,却没有半分混乱;百姓们揉着眼睛推开门,看到城墙上瞬间亮起的成片火把,顿时明白出了大事,却没人尖叫——往日每月三次的防御演练,早已让他们把“沉着”刻进了骨子里;南境商队的王福正对着账本算账,听到锣声猛地站起来,打翻了桌上的茶碗,滚烫的茶水溅在手上也顾不上擦,连忙指挥伙计们把丝绸、茶叶往地窖里搬,自己则抓过墙角的短刀,贴在门后听着外面的动静。

军营的紧急集合锣声紧接着响起,“哐哐”声像惊雷般穿透夜色,在康城上空盘旋。全营按连、排、班划分的队伍,像早已调试好的齿轮般迅速咬合。士兵们列成整齐的方阵,各班班长站在队前,声音洪亮如钟:“一班!领取大诸葛连弩十具、铁箭五百支,奔赴东城墙三号箭垛,守住江面视野!”“三班!带长枪三十杆、拒马二十具,去南城门架防御,记住,拒马要埋进土里半尺!”“弩箭连五班!携火油桶五十个、小诸葛连弩十五具,支援东北角楼,那里能照到江面最暗处!”

军械库的门早就敞开,守库士兵抱着武器站在门口,按班分发,连弩的弓弦都已提前上紧,火油桶的盖子拧得半松,就等士兵接手后直接用。不过五分钟,各班组就扛着武器奔赴阵地,连弩架上箭垛,拒马钉进城门,火油桶堆在城墙根,整个过程流畅得像演练了千百遍——事实上,他们确实每天都在练,杨进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此刻这句话成了最实在的底气。

杨进与陈刚几乎是和第一声锣响同步冲出营房。两人都只来得及套上玄甲,佩剑还别在腰间没出鞘,就踩着石阶往东面城墙跑——预警声来自东面山上的侦查哨,那里正对着汉河下游,是最可能遭敌偷袭的方向。城墙上的火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士兵们看到他们的身影,原本紧绷的肩膀顿时放松了些,有个年轻士兵甚至小声说了句:“有杨校尉和陈校尉在,肯定没事!”

没等多久,一个浑身是汗的哨兵从山道上冲上来,膝盖重重砸在城砖上,气喘吁吁地禀报:“校尉!五里外……五里外江面上,出现零星火光!属下用望远镜看了,像是船帆上的灯笼!可咱们的预警锣一响,那些火光全灭了!肯定是敌袭!”

陈刚的手“唰”地按在剑柄上,眉头拧成疙瘩:“江面火光?十有八九是南境的人!白天还装模作样来交易,夜里就搞偷袭,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杨兄,不如现在就把城里的南境商人抓起来,免得他们里应外合!”

“不行。”杨进摆摆手,目光盯着漆黑的江面,“没查清敌人身份,没抓着里应外合的证据,不能乱抓人,派人看着就行。咱们是华夏国,不是南境那些不讲理的势力,要是抓了无辜商人,传出去会寒了其他国家商人的心,以后谁还敢来康城交易?再说,王福他们的商队里,大多是普通伙计,未必知道战事,贸然动手只会添乱。”

他转头对身边的传令兵道:“去,把各连连长、副连长都叫到南城墙城楼来,越快越好!”

“是!”传令兵抱拳应道,转身沿着城墙跑开,铠甲蹭过箭垛的声音在夜色里格外清晰。

这时,官府的官员们也都赶来了。户部的杨洋揣着账本就跑来了,锦缎官袍上还沾着账本的墨迹;商务部的何兵手里攥着商队名册,显然是刚从库房里翻出来的;宣传部的艾明最夸张,居然还扛着他那铁皮喇叭,说是“万一要动员百姓,这东西能派上用场”。看到杨进,众人齐刷刷围上来,杨洋先开口:“杨营长,到底啥情况?需要我们做啥,尽管说!我户部的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搬东西、算物资还是行的!”

“我们商务部也能动员商人!”何兵跟着说,“城里有东境、北境的商队,他们跟咱们关系好,肯定愿意帮忙守城门!”

杨进点头,心里暖烘烘的:“多谢诸位大人。眼下最需要的是百姓支持,还请各位回去动员,愿意出力的就来城墙上搬物资,不愿出力的待在屋里别出来添乱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