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衫公子笑道:“无妨,万事开头难,若真能以个体气运助它绽放,我这点付出就值得。况且这是师弟的杰作,我这个做师兄的怎能不助你一臂之力呢?”
能在紫霄宫称芈旅为师弟的仅有两位,眼前的这位谦谦公子就是天尊座下三千弟子中位列第二的慕容逸。
“二师兄,大师兄回来了没有?”
“没,他在信中说要在这七日内走遍北境山川,然后在弱水江畔等我们下凡。”
芈旅所说的大师兄,就是曾经当着天尊和其他弟子的面放出豪言壮语,说要以双脚丈量全天下,继而绘制出一份完美无缺的堪舆图的公孙云。
“那个西禅寺的方丈,参不参加弱水之辩?”
芈旅摇头,说自己在那听了半天的和尚念经,还问要不要摆出恳请的态度再去一次。而慕容逸劝说道:“既然人家一心拘泥于方丈之地,师弟就算有十足诚意,也是无济于事……”
因为记忆的残缺,慕容逸的劝说,芈旅的惋惜很快就烟消云散。在历史的下一刻到来之前,李无痕问那姬念一为何不肯下山,芈旅笑得苦涩,说他有先见之明。
李无痕正想愿闻其详,下一刻,就仿佛置身于闹市之中。环顾四周,哪还有什么宫廷重地。一池清水成了奔流大江,江面上楼船广布,江畔边亭台无数。
举目四望,士子成林,群贤毕至。人人文武双全,意气风发,欲与天公试比高。望高天,九天之云低垂,有霞光铺道,仙女散花,青鸟衔枝,灵猴开路,仙之人兮列如麻。楼船上,有化形妖兽跃跃欲试,善水者耐不住性儿,率先入江争流。江浪中,忽而人形,忽而真身,乘风破浪,神气十足,岸上人无不叫好喝彩。
即便当代天庭极力掩盖,人间朝廷只字不提,北境王庭数典忘祖,这场弱水盛会注定是青史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混在人群当中,李无痕有幸见到了天尊真容。
天尊容貌与现场的一众才俊相较,并不算出众,甚至有点质朴。如果没有这盛大排场,再换一身行头,李无痕倒觉得他像是田野上劳作的老农,私塾里教书的先生,贩夫,走卒,民工,车夫。可他身上自发的那股磅礴气机,以及举手投足间的威仪气态,都在提醒李无痕这是古往今来公认的天界千古一帝。
李无痕身旁的芈旅说道:“师尊曾说一灵千面,相由心生,凡是开智生灵,他想成为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你刚才是不是见到了很多?这就不得不提师尊完成的一项壮举,他将天地两界几乎所有的营生都干了一遍。上至呼风唤雨,下至插秧收稻。入庙堂治世,下乡野教书。科考,经商,医人,堪舆,算命,看相,驱鬼,唱戏……诸如此类,数都数不清。你看到的每一相,都是师尊的亲身经历。”
当李无痕看见芈旅与大师兄公孙云简短寒暄一番过后就离开队伍,择一人少江岸独步,他就问:“你那时候就开始盘算窃取地界气运了?”
芈旅摇头:“还没呢,我就开了一个头,后来的满池莲花少不了他人相助。这时候的我,应该只是观赏江面楼船。” 芈旅接着寻思,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他想起过不了多久就会遇到一个令他头疼不已的家伙。
正当芈旅享受江风拂面时,水里爬上来了一个狼狈不堪的女子,但这副面容让李无痕终生难忘。
“姑娘,你没事吧?”
“我没事。该死,这弱水的水力怎么会比滂水大那么多。”
芈旅望了眼江面上踏浪而行的妖兽们,眼前的这位大概就是跃跃欲试却不慎翻船的倒霉蛋了。
“姑娘,这弱水是天尊取的名。他认为水势虽大,但不足以抵挡渡江决心,故而冠以弱水之名,以勉励后人渡水。不过这毕竟是天下最大的江流,我认为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为好。”
芈旅伸出援手,可是她不领情,气呼呼站了起来,还娇嗔:“我能过江,就是被江水泥沙迷了眼才被冲到这来。”
能参加弱水之辩,绝非等闲之辈。芈旅没有调笑她的心思,问起了她的芳名。
等她弄干了身上的江水之后,那种浑然天成的娇媚开始显现。玲珑身段,又避免了主人气质过于妖艳。这样恰到好处的美,连芈旅都一时失神。
“梦行云。”
“化名啊,本名呢?”
“蛊雕。”
“古雕?好奇怪的名字。”
见那女子在地上写出一个字,像是碗中有几条虫,她解释道:“这是我们北境造的新字,源自于一个新术业,而我正是这个术业的开山祖师。”
瞧她那神气样儿,芈旅忍俊不禁。开山祖师?怕不是只有她在干,不过这精神值得尊敬。芈旅向她请教,她则答:“门道多着呢。最简单的就是将各种毒虫放入器皿,让它们彼此吞食,最后剩下的毒虫就是蛊。”
话说完,她就变化成一只前身形貌似鹗的金棕角雕,向江边楼船停靠处飞去。
约莫离岸两百丈外,那艘巨大楼船上,有一白袍男子独站船头,印堂生红纹,眉心一点朱红痣,金光浮现,衣袂翩翩,恍若世中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