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352章 最高机密的洪武遗诏,真会交出兵权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2章 最高机密的洪武遗诏,真会交出兵权吗

“但又不想这一天到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又再次看向了孝陵的方向。

可是这一次,他心里想的却不是埋葬着老朱之尸的孝陵宝顶,而是供奉老朱神位的供殿。

原因无他,

只因为林昊就把那道象征着‘最高机密’的遗诏,藏在老朱的神位之后。

现在的朱元璋,自然是不论怎么想,都想不出这道遗诏里的内容。

可他却完全可以肯定,这里面的内容,一定会让他惊掉了下巴。

不仅是朱元璋这么认为,甚至就连朱允炆和黄子澄他们也这么认为。

可也正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道遗诏里的内容很了不得,却又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这才各个都面露浓烈的好奇之色。

良久之后,还是朱允炆第一个恢复平静。

他只是淡然一笑道:“皇爷爷何其精明,皇爷爷在世之时,强如恩师,不也长期被皇爷爷气得直跺脚吗?”

“所以,皇爷爷留下这道遗诏,并赋予遗诏如此苛刻的启封条件,就自然有他的道理。”

“反正,皇爷爷绝对不会害我就是了。”

说到这里,朱允炆突然就一脸严肃道:“好了,不要再擅自揣测太祖高皇帝的圣意。”

“再要随意揣测,朕可就要治你们的罪了!”

朱允炆话音一落,三人当即起身行礼。

“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

朱允炆见三人态度良好,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并重新赐座。

朱元璋看着对他如此信任的朱允炆,以及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三人如此惶恐的朱允炆,又不禁面露淡淡的欣慰之色。

也就在朱元璋刚刚面露这淡淡的欣慰之色的同时,方孝孺又继续说道:“其实,刚才臣所说的,并不是这件事情。”

“在此之前,应该是太祖高皇帝驾崩的前几天 ,还召见过镇国公一次。”

朱允炆听后,并不太当一回事。

他只是随口说道:“皇爷爷单独召见恩师,完全就是家常便饭,这不足为奇。”

“先生,你到底要说什么事情?”

方孝孺见朱允炆已经有些不耐烦,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方孝孺一脸严谨的说道:“太祖高皇帝驾崩的前几天,抓着镇国公的手说,要他一定要在自己驾崩之后,致力于经营海洋。”

“也就是说,一定要他造船出海,开拓海上事业!”

方孝孺话音一落,朱允炆直接就瞪大了眼睛。

朱允炆似有震惊的说道:“你说什么,朕可记得,皇爷爷是最讨厌海洋的呀!”

“当年要不是恩师的据理力争,唯一的宁波市舶司,都得被皇爷爷给关闭咯。”

“恩师数次提出造船兴海,都遭到了皇爷爷的拒绝。”

“皇爷爷怎么会在临终之前,单独召见他,要他大兴海业呢?”

朱允炆话音一落,朱元璋也再次被未来的自己给惊到了。

这一刻,他只觉得未来的自己,真就是比那林昊还要神秘。

此刻的朱元璋,是真想变成未来的自己的肚子里的蛔虫,好好的探究一番,未来的他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说咱固执己见,是这么回事。”

“说咱生性多疑,也是这么回事。”

“说咱杀伐果断,还是这么回事。”

“可咱,什么时候朝令夕改,什么时候想一出是一出了?”

“洪武二十几年的时候,不还绝对不让他林昊造船兴海吗?”

“怎么到了临了的时候,又非要他造船兴海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不自觉的看向了孝陵的方向,还眼里尽是神秘之色。

不等朱元璋往细了思索,朱允炆又一脸严肃的问道:“方先生,既然你说是太祖高皇帝私下对郑国公的嘱托,你怎么会知道?”

“难道,你买通了......”

说到这里,朱允炆直接就看向了左边的门头柱。

当然,他那似有尖锐的目光,其实是瞄准了随侍在门头柱以外的,建文朝常侍太监,也是整个洪武一朝的常侍太监。

也就在此刻,方孝孺又赶紧解释道:“陛下别误会,臣饱读圣贤之书,又怎么会做那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难道忘了,臣除了主管翰林之事,还兼管‘起居注’!”

方孝孺话音一落,朱允炆这才松了一口气。

‘起居注’说白了,就是帝王私史!

这样的重要交谈,记录在起居注之上,也实属正常。

可也就在朱允炆和朱元璋都如此认为之时,方孝孺又继续说道:“可是,他们的这次私谈,却并没有写进‘洪武起居注’。”

“应该说是,太祖高皇帝前脚命令臣写进起居注,后脚又让臣把这事从‘起居注’中抹去。”

方孝孺说完这话之后,在场众人又不禁好奇了起来。

当然,最为好奇的,还是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

“咱老了之后,就那么喜欢想一出是一出吗?”

“不,”

“咱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