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脸色一沉,说道:“李强,继续追踪神秘财团残余势力和外星势力的行动,确定他们部署‘量子熵变矩阵’的具体方式和地点。陈博士,科研团队针对‘量子熵变矩阵’技术,研发阻止量子反应发生或控制其影响范围的方法。苏然,根据现有情报,制定阻止敌人实施计划的详细作战方案。我们必须在他们启动计划之前,彻底粉碎这个阴谋。”
陈博士带领科研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他们通过对量子熵变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大量的模拟实验,发现可以利用一种基于中微子振荡和暗能量干涉的技术,扰乱 “量子熵变矩阵” 引发的量子反应,使其无法达到足以破坏地球的强度。同时,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微型的量子场探测器,能够精确探测 “量子熵变矩阵” 的位置和状态,以及一种可以在高温高压的地幔环境下工作的能量中和装置,用于抵消 “量子熵变矩阵” 产生的有害量子效应。
苏然结合情报和科研团队的成果,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他将特种部队分成多个行动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其中,侦察小组利用先进的隐形探测设备,对地球的地幔层进行全面扫描,确定神秘财团残余势力可能部署 “量子熵变矩阵” 的地点。突击小组则在确定目标后,乘坐特制的地幔钻探飞行器,迅速深入地幔层,找到并摧毁 “量子熵变矩阵”。同时,支援小组在地面和近地轨道待命,为突击小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技术支持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行动准备阶段,特种部队队员们对新装备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和测试,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地幔钻探飞行器经过多次改进,具备了更强的耐高温、高压能力,以及在复杂地幔环境中的灵活机动性。量子场探测器和能量中和装置也经过反复调试,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终于,行动的日子来临。侦察小组率先出发,他们利用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震波监测站、重力异常探测器以及卫星遥感设备,对地球的地幔层进行全方位扫描。经过数天的细致排查,侦察小组发现了几处异常的能量波动区域,这些区域极有可能是神秘财团残余势力部署 “量子熵变矩阵” 的地点。
“林队,我们发现了几个可疑区域,分别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大西洋中脊下方以及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地下深处。初步判断,这些区域就是敌人可能部署‘量子熵变矩阵’的地点。” 侦察小组组长向林宇汇报。
林宇迅速做出部署:“苏然,派遣突击小组分别前往这几个可疑区域,务必尽快确定‘量子熵变矩阵’的位置并予以摧毁。各支援小组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明白!” 苏然迅速下达命令,突击小组乘坐地幔钻探飞行器,朝着目标区域疾驰而去。
率先抵达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的突击小组,迅速启动量子场探测器,对周围的地幔环境进行探测。在高温高压的地幔层中,探测器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反馈,显示 “量子熵变矩阵” 就在附近。
“注意,目标已锁定,准备接近。” 突击小组队长通过通讯频道说道。飞行器缓缓靠近信号源,队员们透过特制的观察窗,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闪烁着诡异蓝光的装置,周围环绕着复杂的能量线路和奇异的晶体结构,这正是 “量子熵变矩阵”。
然而,神秘财团残余势力显然预料到了联盟可能的行动,在装置周围布置了重重防御。自动化的能量炮台开始向飞行器射击,一道道高能光束在炽热的地幔环境中闪耀。
“启动防御护盾,寻找炮台弱点。” 队长喊道。飞行器启动了特制的能量护盾,抵挡住了部分攻击。同时,队员们利用飞行器上的探测设备,分析炮台的能量结构和攻击模式,寻找弱点。
经过一番紧张的分析,队员们发现炮台的能量供应核心存在一个短暂的能量间隙。“等下一次攻击间隙,集中火力攻击能量核心。” 队长下令。
当炮台再次发动攻击时,队员们紧紧盯着能量护盾上不断闪烁的能量波动。终于,在炮台两次攻击的间隙,队员们迅速操作飞行器上的高能粒子炮,集中火力攻击炮台的能量核心。一道耀眼的粒子束射向炮台,准确命中能量核心,引发了剧烈的爆炸,炮台瞬间被摧毁。
突击小组继续靠近 “量子熵变矩阵”,然而,就在此时,装置周围突然出现了一群由神秘能量构成的守卫。这些守卫形如鬼魅,能够在高温的地幔环境中自由穿梭,迅速向飞行器扑来。
“这些是什么东西?” 一名队员惊讶地喊道。
“不管是什么,不能让它们靠近飞行器。” 队长迅速做出反应,指挥队员们使用激光武器对能量守卫进行攻击。激光束击中能量守卫,却只引起了一阵能量波动,并未对其造成实质性伤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