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在建好了给万历皇帝的皇城包围圈之后,就让自己火枪队长和尚,骑快马去沈阳接替琪琪格镇守辽东。
让琪琪格带一万草原骑兵回北京,负责北京地区的安全。
张富贵看起来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都不足以镇压北京,就算加上张月茹也不行!
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奔驰,琪琪格这一万铁甲骑兵可以对付传统大明七八万部队没有问题。加上张富贵父子的两万火枪手,明军没个二三十万部队,就不要想靠近北京城墙。
琪琪格回到新北京跳下马,像风一样,冲进大城堡,扑进王鼎的怀里,两人已经许久未见,王鼎哈哈大笑,亲自替琪琪格去了铠甲,打横抱起琪琪格去了浴室,琪琪格只是把头靠在王鼎肩头。
两天后,王鼎已经再次带着九边整编军接近四万人开始往大同方向移动。
北京事变的消息传的很快,在王鼎围困了皇城第二天就传到了大同。
本来蠢蠢欲动的代王朱鼐钧立刻精神了起来带头宣布要:起兵勤王清君侧。
大同知县李士芳和大同副将姜通本来还在犹豫。
收到消息之后,二人也觉得王鼎本人在大同北边,现在万历皇帝重新占据了北京。
北京城高池阔,就凭张富贵那点人马一时半会肯定攻不进去。
天下勤王之兵一到北京,张富贵就得落荒而逃。
于是三人赶紧也竖起“清君侧诛王贼”的大旗,给万历皇帝壮声势,生怕一个晚了王鼎就被别人打出中原了,众人没了功劳。
不过出兵还是算了吧,三人这几天也在招兵买马,把五千大同守军,一下子扩大到一万五千的规模,军饷用的是大同的税收,但是一时间却没有那么多武器,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木棍和菜刀。
就凭这样的部队守守大同还行,去北京还是算了吧。
三个人刚刚分了大同去年秋税和今年的夏税,每人都得了几千两银子,上千石小麦,乐的合不拢嘴。
结果睡了几天美觉,东门外又升起了王鼎的大旗。
姜通被亲兵队长叫上城头的时候都是懵的。
看着一排排对着城门的大炮,数万列阵的大军,姜通赶紧冲亲兵队长大吼:“快把旗子降下来!烧了!”
那旗子上赫然写的正是“清君侧诛王贼”。
然后姜通赶紧派人去通知代王朱鼐钧和大同知县李士芳过来商量。
王鼎派了一个人过来大喊:“开门!”
姜通也不敢怠慢,赶紧回应:“请夏王稍等,我已经去通知代王迎驾了。”
听闻回报,王鼎一笑:“告诉他一刻钟之后攻城!”
实际上代王朱鼐钧和大同知县李士芳来到城头,看到王鼎的大军都是两股颤颤,几乎不能站稳。
自己刚刚举旗造反,这王贼就来问罪了啊!
代王朱鼐钧眼泪巴拉的看着姜通问道:“若是死守,大同能够守住吗?”
姜通又看了一眼城下王鼎的大军,咽了一口口水说:“大同城墙高大,我觉得挡个十天半个月应当问题不大!只是……若无援军?”
朱鼐钧一咬牙:“我出十万两,坚守一月能不能做到!”
“能!”姜通一听到有十万银子可以拿立刻兴奋大叫起来,只是一下子又反应过来,凑到朱鼐钧身边低声问道:“一月之后怎么办?”
“咱们把王贼拖在大同,孤马上给太原晋王、开封周王、济南鲁王诸王写信!让他们速速来援!到时候里应外合一举破贼。”朱鼐钧大声说完,目光灼灼看着李士芳和姜通。
“还有潞王,是陛下亲弟弟!”李士芳连忙提醒道。
“秦王、辽王、蜀王也不能落了!”姜通说:“那城下怎么办?”
“就说咱们要准备迎接仪式,让他们等着!”李士芳冷哼一声。
朱鼐钧赶紧回王府写信,然后让亲卫们四处送信。
三人想的挺好,只说要准备迎接仪式,请夏王稍加等待,想拖住王鼎。
可是王鼎根本不管他们怎么说,见他们到了一刻钟还没有出城迎接,只是下令:“限你们一刻钟内带领部队出城接受整编!否则立即攻城!”
姜通也算是一个宿将了,知道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攻城成不成,就看这第一击,只要挡住王鼎第一击,敌人一时半会就很难破城了。
姜通赶紧布置城防,滚木雷石都准备好,要让王鼎看看抵抗了鞑子好几百年的大同城墙的厉害。
结果就是王鼎根本不按照规矩来,直接火枪压制城头,派人背着炸药包炸开了大同城门。
大军一拥而入,一个小时之后,王鼎坐在代王府大殿王座上看着跪着的代王一系十几个郡王郡王、辅王、国公郡公和李士芳姜通。
王鼎翻着从代王府抄出来的账户册子,不时大笑:“代王辛苦了,代王辛苦了。”
明朝第一任代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母亲是滁阳王郭子兴之女郭惠妃,朱桂的正妃徐妃,是中山郡王徐达之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