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成极品恶媳,种田致富娇养探花 > 第166章 路瑶,感谢孟大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家村

周雅茹这一个月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算算日子,孟芸应该生了,可是这丫头宁可在外边也不回来,怕是恨上自己这个婆婆了。

阿川上封来信还是一个月前,也没提孟芸怎么样了。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不,她没错。

周雅茹固执的认为。

金山有好久不理周雅茹了,每天都在地里转悠,可是最近天气热了起来,一些庄稼地老把式说这天气不正常,因为已经快一年半没下雨了,冬天的时候也是没有一场雪,看来今年注定要大旱了。

大家急得团团转,却没有一丝办法,农民就是这样,靠天老爷赏饭吃,天不下雨,他们也没办法。

孟芸也着急,若是自己过早的说出今年是旱灾的话,恐怕会招来无妄之灾。

于是她写信给万青县令让他号召村民修建蓄水池,然后命人看守,一来是为了以后天灾时用水,二来是为了人身安全,有些小孩子或者牲畜,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掉里面发生危险。

顺带着还有十万两银票,当天晚上,信和银票就放在了熊杰的桌子上。

第二天起来的熊杰看到信和银票,朝着天空拜了几拜。

然后赶紧号召村民修蓄水池,每个村子都以村子为单位,一个村子修一个,全用青砖修,所有银子都交由专人负责,每笔款项都做详细记录。

周家村得到了三千两,周村长拿到钱,立刻号召所有壮劳力出来挖蓄水池,每人每天有三十文的工钱。

这为了大家好还能挣钱的活,人们自然是抢着干,周村长带着村里几个汉子去买砖,如今各个村都修蓄水池,砖厂的砖肯定下的快,他们得抓紧时间。

金山带着大家去了他盖房子买砖的那家,把砖厂所有砖拉走了,另外定了十万块。

砖厂一下子来了大单,没日没夜的加工青砖。

周家村的所有劳动力都一起挖蓄水池,大家干劲十足,不仅是因为一天能挣三十文工钱,更是因为这个蓄水池将来会保住他们的命。

万青镇管辖的二十多个村子陆续行动起来。

熊杰也带着人挨个村子去检查蓄水池的工程进度。

孟芸每日忙着带娃和医馆。

这日,惠民医馆外来了一辆马车,两个丫鬟扶着自家夫人下马车。

那小夫人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单手还覆在腹部。

医馆门口百姓排着队伍,看到这样富贵人家的夫人,都自觉的往旁边让了让。

“这位夫人是看诊还是抓药?”孟玉低声询问。

“孟大夫可在?”路瑶问。

“在,小夫人这边请。”孟玉前方带路。

孟芸有一个小诊室,因为接待女患者多,就需要有一个私密的空间,另外她要带孩子,正堂人来人往的,也不方便。

“孟大夫!”路瑶看到孟芸有些激动。

孟芸把孩子交给孟贤。

“原来是丁夫人,看你满面红光,一定是有喜事。”孟芸让路瑶坐下。

“这还要多亏了孟大夫医术高明,圆了我做母亲的梦。”路瑶自从怀了孩子,丁家婆婆对她的态度可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平时嘘寒问暖的不说,什么补品都往路瑶院子送,现在更是给路瑶拿几百两银票出来逛街,想买啥买啥。

两个妯娌虽心有不高兴,也不敢表露出来,毕竟当初她们有孕时,婆母也是这么对待的。

“医者仁心,这是我们作为大夫应该做的。”孟芸给路瑶把了脉,点点头。

“胎儿不错,你不用刻意的去补营养,不然胎儿过大,将来生产时会很难。”孟芸提示。

“知道了,多谢孟大夫提醒。”路瑶把目光看向孟贤怀里的孩子。“这孩子长的真俊,多大了?”路瑶看着金子恒,喜欢的眼神都要拉丝了。

“一个半月,能吃能睡的。”孟芸笑了笑。

“对了孟大夫,我家相公的顶头上司有胃痛的毛病,听说前几天还呕血了,看了多少大夫都没看出什么问题,不知道孟大夫能不能医治?”

“这需要我看到病人才能定,有时间带人过来我瞧瞧。”孟芸说道。

“好,今日我来除了要感谢孟大夫,另外还要把诊金结了。”路瑶从丫鬟手里拿过一个盒子。

“多谢孟大夫!”路瑶双手奉上。

孟芸也没客气,收了下来。

路瑶离开,孟芸又接待了两个女患者。

一个是小姑娘,腋下总有异味,为此还有两次未婚夫退亲,小姑娘很苦恼。

孟芸开了药,空间的奖励,花香丸,保证小姑娘从此以后,身体不但没有异味了,还会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小姑娘万分感谢,给了五两诊金,三十两的药钱。

另一位是一位妇人,和丈夫同房后,小腹就会疼痛,每次和丈夫在一起,她都是咬着牙在坚持。

孟芸给她开了些调理的药,妇人高兴的离开了。

第二天,路瑶的丈夫丁永辉带着他的顶头上司府城守备司的将军曾昆来了。

“孟大夫!”丁永辉今天是一身常服,武将身上的气势却不减。

“丁副将。”孟芸回了一礼。

“这是我们守备司曾将军。”丁副将给介绍。

“曾将军,久仰大名,请坐。”孟芸站起身,以后这些人说不定就是自己人,所以态度比较随和。

“没想到孟大夫年纪这么小,永辉可是没少提起你。”曾昆声音如钟,特别响亮。

“那是我的荣幸!”

双方坐好,孟芸搭脉。

“童童,这位曾将军怎么样?”孟芸问。

“是人怎么样,还是身体怎么样?”童童懒洋洋的声音传来。

“都说说。”

“曾昆三十八,十四岁进军营,靠着本事一刀一刀拼到今天的位置,是个一心为国为士兵的好将领,他身上好多伤口呢,家里一儿两女,都已经成家,他的毛病就是饮食不规律外加容易饮酒,尤其愿意喝烈酒,造成的胃粘膜有炎症。”童童很快分析完毕。

“宿主是要给他开方子抓药还是丹药?”童童问。

“双管齐下吧,他是一个正直忠心的将领,值得!”孟芸收回手。

“孟大夫,老夫这病如何?”曾昆本来也不抱什么希望,自己也看了不少名医,病情没有减轻反而还重了,架不住自己的属下硬拉着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