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丫头小小年纪,看起来也就四五岁的样子,竟然也知道念书要考取功名。
着实不简单!
再看旁边被她唤作阿姐的丫头,看着也就比她大个两岁的样子,另外一个是少年郎,三个人年纪都不大,却一个比一个懂事,实在让人惊讶。
也不知是他老了,还是现在的孩子都太聪明了,他觉得吉翎已经够机灵了,没想到今日竟然又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他笑着道,“小丫头,你们先挑,有喜欢的便拿出来,我让吉翎给你们另外放着,若是今日不买,明日再来买也是一样的,我这店里上至琴棋书画古玩玉器下至笔墨纸砚,价格都比别家低,若是不信你们尽管去别的书斋问价比对,不过,你们尽可放心,我这质量绝不比任何一家的差。”
以前爹娘没死家产没被占的时候,他念过书,所用笔墨纸砚都是上品,比吉翎拿出的这些还要好。
想起这些,他不禁握紧了拳头,他所遭受一切不幸全是那对狼心狗肺的大伯和大伯娘。
他一定要用功念书,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让他们也尝一尝地狱的滋味。
林小棠看掌柜说话客客气气,并不像上一家诓人的伙计那般,她面带笑意,礼貌回道“嗯,我明白,谢谢爷爷。”
吉翎伸手比划了个五,小九眼睛陡然瞪大了。
“就这笔墨,值五两?”
虽然他以前用的笔墨都是爹买的,他自个儿没有亲自买过,不知道价格,但原本问的也是中上等,又不是顶好的质量,咋还这么贵?
吉翎看小九一惊一乍的,他差点忍不住翻白眼。
“这是中等笔墨,五十两银子,不是五两。”
啥?
就这么一套笔墨竟然值五十两银子?
这也太贵了吧!
别说一起买三套了,就是只买一套他们也买不起啊!
小九舍不得买,他好不容易才存了点银子,还不够买一套笔墨的,且不说小棠带的银子也不够,就算小棠带的够,她也舍不得让小棠花银子替他买。
他已经欠林家够多了,以后他拿啥还起呀?
于是,他立刻把笔墨往前推了推道,“这笔墨太贵了,有没有便宜的?”
吉翎立刻拿出店里最便宜的笔墨放在他面前,“这已经是店里最便宜的了,二两银子,不过我先提前同你说好,这墨汁写出来的字容易晕染,不如好的墨那般保色持久,若是买回去用着不满意,可不要回来找我们呐。”
自古以来,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有贵的好,便宜有便宜的不好。
小棠没想到笔墨竟然这么贵,她刚刚还大言不惭的要买两套,这下一套都买不起了,因为实在是囊中羞涩,她就带了那么二两半碎银子。
小九更是觉得二两银子一套笔墨太贵了,要是放在家产被侵占前,就是五两银子一套,他都不会觉得贵,可如今自己跟着林家过活,日日镇上县里来回跑,回到店里还得帮忙,一个月才三两银子,合着买一套笔墨再添点宣纸就花完了?
他微微低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笔墨还是有些贵,我们没那么多钱,就先不要了。”
其实,他也可以拿树枝在地上练字的,没必要一定用笔墨,从现在开始一直用笔墨,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高中,或许根本高中不了,长此以往那得浪费多少笔墨?
吉翎一听他不要了,脸色顿时垮了下来,他心想刚刚还觉得来了大主顾,没想到竟然也买不了啥值钱的东西。
唉!
生意难做!
他道,“笔墨不要的话,十三本手抄本,一本十五文是一百九十五文,两本游记四十文,共二百三十五文。”
小九囊中羞涩连二百三十五文都没有,他的脸“噌”的一下红了,登时窘迫不已。
林小棠立刻掏出半两碎银子放在柜台上,“呐,先把这些给我们包起来,剩下的钱不用找了,你给我们拿些普通的刀纸,练字用。”
小九有些不明所以,笔墨都不买了,怎么还要买刀纸呢?
他拉住小棠的胳膊,小声道,“小棠,不必买笔墨了,咱们买这些手抄书就好了,毎日骑着马车往返的路上我把书籍上的内容背下来就行了。”
“光背书哪能行,字也要练的,必须写得一手好字,再加上才华出众,才能取得好成绩。”
林小棠手里还剩下二两银子,其实买一套最便宜的笔墨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等明日再来买,猪蹄店要用的那套二两银子可以算是猪蹄店的支出,可小玉的也得另掏二两银子才行。
再等个把月,桂花村田里的姜黄就要熟了,家里必须凑齐本钱去收购,否则到时吃不下那些姜黄,被那些药材商知道肯定要去分一杯羹了。
目前,是能省一两是一两,能省一文是一文。
她想了想问道,“你们书斋里有没有那种磕了碰了卖不出去的砚台?”
吉翎听完愣了愣道,“还真没有,不过……”
他突然想起来,书斋里没有磕了碰了残缺了的砚台,但是有一批旁人低价卖过来的二手砚台,不仅是名砚,质地也好,但因为是二手的,所以一直没卖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