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你亲自主持。
这,就是最早的内阁雏形。
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之后,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再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皇帝看过之后,若是同意内阁的票拟,只需批红即可,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
听完,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所谓的内阁,倒是很像将宰相权利拆分到几个人的身上。
虽然方便是方便了,可这真的不会再滋生出一个大权臣来?”
朱元璋有些心动,但担忧还是不小。
他深知权力对于男人的诱惑究竟有多大,当年的胡惟庸,不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吗。
对于他的担心,姜饼则是笑了笑,说道:“这个嘛,崇祯皇帝或许能给你答案。”
刚打完一把排位的崇祯听了,也是笑道:“太祖爷您不用担心。
在万历年间,内阁的权利达到了巅峰
但是内阁始终不是事实上的宰相。
因为他们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我们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