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对老夫妻刚爬上后面的车子时,轰的一声,他们的房子塌了。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咽了一口唾沫,真的是好险啊。
好在这一对老夫妻还算聪明,没有闯进家中收拾,否则的话现在肯定是没办法活下来。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互相搀扶着对方,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这是他们的家,是他们一辈子的家啊。
治保委,科院乃至轧钢厂等几个大单位都派出人,公用局的人也在四处奔波。
他们首要任务是将下水道给通开,尽可能的让雨水第一时间流进下水道里。
除此之外就是一定要保障通信。
李四麟此时依旧坐镇在科院,不停地向外发布命令。
公用局那边有朱光岩在,虽然是个二代,但做事还是够稳妥的,在李四麟联系他之后,马上赶到了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凌晨四点半,天依旧是黑的让人心悸,往常这个时候太阳已经露出一丝光亮。
可现在依旧是乌云漫天。
“铃铃铃!”
李四麟赶忙接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是李四麟吗。”
“首长,是我。”
对面的话语很是急促,
“你们东城现在情况如何。”
李四麟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
“到现在为止,倒塌房屋十余间,一人死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那你们东城现在能抽调多少人和物资。”
李四麟仔细算了算,现在情况稳定住了,一些危房里的人员全部他们转移到各个学校。
粮站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保护,粮食这些物资损失不大。
这么算下来,之后就是加强搜寻,以防有意外出现。
“如果加上各大工厂,我们现在能抽调人员240人左右,卡车八辆。”
“好,你们现在马上准备奔赴南城,记住不计任何代价一定要减少人员伤亡。”
“东城工安方面会有一百人全部到你那里集合,由你全权负责。”
“是!首长,具体位置。”
他现在不管什么身份了,他们只有二三百人,现在南城和后世的意义可不一样,他必须找到最严重的地方。
“陶然亭附近!现在情况非常危急,你自己想办法搞物资,我马上给你签发手续,可以征调一切你需要的。”
李四麟不担心手续的问题,这个没问题的,但他挂断了电话,心里十分纠结。
陶然亭地势非常低,而上面说的是黑窑厂和四平园,这里全是老旧房屋,而且据李四麟所知,并没有经过太多的修缮。
这里属于宣武,在现在并不富裕,之前官府倒是有过修缮的计划,只不过因为那三年全停了。
如今出现这种情况,也无话可说。
他还有些意外,上面给他打电话倒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在华救会也是负责人之一。
可为什么让他去南城,按理说应该是军队啊。
这种情况下军队是最该出动的,人员数量多,身体素质也好,装备肯定比他们的要好一些。
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赶紧通知人员到科院门口聚齐。
医护人员也抽调了一部分,上面既然找到了他,那说明南城的情况并不好。
有医护人员在也方便就地展开抢救和救治。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他马上联系了,木材厂。
“孙哥,有多少木板,现在赶紧给我送过来。”
孙哥是木材厂的厂长,和李四麟一直关系都不错,他一听就知道李四麟要干什么。
“我们这有朝阳分局定制的木门大概四十扇。”
这还说啥,一个木门足以当做一艘小船,实在不行就用帆布和钉子给固定一下。
毕竟这里不是河流湖泊,只要有了这玩意就能救出不少人。
何况是朝阳分局的,那还说啥,
“孙哥,半小时能到吗,我急用,手续后补!”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人装车。”
谢字就不用说了,李四麟肯定不会亏待孙哥的。
科院实际上是有一些防止水灾的物资,但并不多,还是以防火的为主,京城这地方闹水灾的次数并不多。
他不知道具体受灾情况,只有到现场才能做出准确的决定,可那边本来地势就低。
科院都这样,估计那里的积水最少在一米五以上,甚至更深。
现在没有冲锋舟,只能用这些了。
打完电话赶紧跑到库房去看看有啥能用上的吗,一翻还真有。
之前治保委这些人身上穿的是竹甲和木甲,以及竹盔,随着时间的推移装备已经更新换代了。
大概有二三十套,这旧的没地方放,正好当时科院修大库房就全扔在这里了。
“赶紧来人,将这些装上。”
不管是竹甲竹盔还是木甲,既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还有一定的浮力,你别管多少吧,有一点是一点的,这次正好用上了。
除此之外还有些破旧的内胎,赶紧打上气看漏不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