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一下,看李世民在认真听后,长孙无忌继续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决定提升对新工具发明的奖励。”
“从多方面促进工匠的积极性。”
说完,长孙无忌静静的看着李世民,等待他的回应。
李世民点点头。
“但你们觉得这事世家们会同意吗?”
“大量拔升工匠地位,也就相当于变相提出一条上升之路。”
地位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或者说当一个人能够接触到上层社会时,他的身份随时可以进行转换。
这也是一条上升之路。
比如卫青。
他就是这样完成身份转换的。
接触到汉武帝,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工匠们的地位上升后,他们就有接触上层社会人的机会。
他们其中的某些人也许就能抓住机会,完成身份的转换。
长孙无忌理解李世民的意思,沉声道:“陛下,他们接受了。”
李世民有点惊讶,接受了?
“您看看这些弹劾您的奏折就是他们的态度。”
“香料之岛和草原牛羊的利益让他们愿意分出去一些。”
要想攫取到更大的利益,那与之相匹配的实力就是必须的。
火药的出现已经证明工匠的重要性。
造船技术多年来没有进步。
归根结底的原因无非就是工匠们失去了动力。
既然如此。
那就提升他们的动力吧。
世家们是认可个人动力的。
先登之功,斩敌将者封侯等等都代表着个人动力嘛。
以前他们把各个级别划分的明明白白,设置满条条框框,主要是不想让更多的人进入他们这个级别分食。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解释后,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
“真想不到,我政令通畅,得到世家帮助的原因竟然是由苏盛创造的。”
李世民这带有自我嘲讽的话语让长孙无忌有点尴尬。
李世民并未对长孙无忌进行什么嘲讽,大手一挥,直接:“既然没人捣乱,就抓紧时间好好执行吧。”
“尽快把准确的计划提交上来。”
长孙无忌低头应下。
随后长孙无忌继续道:“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世家们想对岭南冯盎下手。”
李世民挑挑眉,疑惑的道:
“冯盎怎么了吗?”
冯盎很老实呀,不一直在岭南种甘蔗吗?
甚至于因为甘蔗能赚钱,冯盎开始用利诱的方式带着蛮人们汉化了。
该交的保护费...呸,是税交的特别齐。
这样的老实孩子怎么会惹到世家集体。
长孙无忌尴尬的道:“岭南那块地最大的家族就是冯家。”
“冯家现在近乎垄断整个岭南的利益,大家觉得这样并不好。”
“他们打算把冯盎分而食之。”
“当然,他们也说了,该给朝廷的钱,他们一分都不会少。”
真狠。
李世民心里忍不住感叹一声。
“只要岭南不暴动,我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思索一下后,李世民做出决定。
没办法,长孙无忌有一句话说到了他心坎上。
岭南那么大的地盘,竟然只有一个冯家在。
这不好。
这很容易让冯家变身为地方王。
冯盎虽然交了保护费,但历史上又不是没有人一边交保护费,一边暗搓搓研究造反的人。
长孙无忌松口气。
李世民同意了就好,他们长孙无忌也能跟着吃一口。
对付冯家,他们有的是手段。
随后长孙无忌便离开。
他需要回去给三省,给世家们回复消息。
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离开后,面色化为冷漠。
“还是应该把世家们都踢出大唐。”
“他们的存在太过危险。”
李世民一想到冯家这样的家族会被分而食之,就觉得浑身发冷。
世家们下手实在太狠,心性太毒。
尤其是现在接下来的时代,更是不停的再逼迫世家们变的更加毒辣。
李世民害怕以后的皇帝都被世家给分食掉。
李世民并不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帝国的战车启动后,世家们必然会想争方向盘。
就像东晋那样,王与马共天下。
而出事以后,就把皇帝推出去送死。
“绝对不能让大唐变成和东晋一样,我得顺着时代想办法把世家扔出大唐。”
“这样还能把科举变为真正具有公正性质的考试。”
一想到科举考试中那一条名为举荐的规则,李世民就牙疼的不行。
公平?公平个屁啊。
科举考完试,除了皇帝看重,直接安排的,其他学子当官还是需要权贵举荐。
这科举制目前基本可以说一句,在为皇帝与世家共同提供人才。
世家们可以对皇帝说一句,谁让你做不到把科举人才全安排了呢。
你安排不了,那就由我们来安排呗。
至于安排时咱俩看上同一位置的事,那只能说,咱俩打一架,谁赢是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