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公社是北大荒荒原深处的一个公社。
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点上,北隔着乌苏里江,是m国的大荒原,向东隔着乌苏里江,还是M国的大荒原。
同江公社隶属于黑龙江省松江县。是北大荒最荒芜寒冷的一个公社。人口不足松江县的四分之一,荒地的面积却占到了整个北大荒面积的五分之一。约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抵的上关内的一个县,甚至比关内的一个市的面积都大。
同江公社这片辽阔的黑土地头枕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怀里搂抱着松花江,因此这片黑土地的雨水异常的充沛,土地异常的肥沃。
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
筷子能发芽的美谥。
同江公社地处北大荒的深处,荒原上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迹罕至。
常年平均气温只有1~2°,无霜期达100天左右。那里的冬天时间特别的长,棉衣要穿上半年。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股冷空气,长期在荒荒原的上空盘旋,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左右。过了中秋节就开始下雪。断断续续的一直下到来年的5月份,有的地方积雪达到一米左右。刮起暴风雪来推不开门,外出会迷路,掉进雪坑里很难爬出来,能把汽车和拖拉机淹没。
冬天滴水成冰,和气成霜,自然条件条件十分的恶劣。
正因为同江公社的自然条件恶劣。来这里设点办农场的农垦单位少的怜!
北大荒其他地方的农场已经是星罗棋布的办了上百个农场。而同江公社广袤的荒原上。只有五八年转业官兵在北大荒是办过一个连级单位的小农场。
五八年,十万解放军官兵转业到北大荒时,铁道兵的一个连队开进了同江公社的荒原上。
在同江公社的最北端,紧靠着黑龙江畔燃烧荒原,设点半场。成立了第一个荣军农场。
对外称龙江生产建设兵团7520农场。
由于7520农场的气候寒冷。交通十分的不方便,大型生产工具运进运出的成本太大。
因此农场的规模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农场的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连级农场的水平,每年生产的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仅能自给自足。
六五年,大批知识青年引入北大荒。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曾给7520农场分配过上百号知青,协助留守7520农场的铁道兵转业官兵,扩大农场的生产规模。
可是几年下来,还是由于自然、气候、交通、生产工具及领导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几年过去了,7520农场的生产规模还是没有上去。垦荒面积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不少,甚至农场出现了亏空,出现了吃国家返销反销量的现象。
到了后来,农场的老职工以及支边的知青走了不少。
现在7520农场的老点职工剩下不足20人,留守的知青勉强的能凑齐一个排,全农场的老点职工和留守知青加起来不足60人。
干部只剩下一个副指导员、一个排长和一个司务长。
留守下来的职工和知青的心都散了,兵团每年都要往农场派工作队,不远千里去农场指导工作,总是收效甚微。
兵团的领导也曾想把7520农场放弃,把农场的老点职工和知青从荒原深处撤出来。
可真到了决定的时候,谁又都不想出这个头,担这个职任。
荒原深处的7520农场,是服转军人,开垦荒原艰苦奋斗的一面旗帜,谁都不想让这面艰苦奋斗的旗帜毁在自己的手里。
既然撤不下来,那么荒原深处的7520农场还得继续办下去。
侯福来接到农七师干部科的电话是7月10号的这一天。电话是农七师三团干部科的科长梁宝山给打来的。
杨宝山在电话中没有和他客套。非常严肃的告诉侯福来,让他和27连的副连长赵金东,女知青排长梅怡,务必7月16号前赶到7520农场报到。
并在电话中告诉侯福来,兵团政治部宣传处的副处长施波将出任7520农场的副场长。
施波现在已经先去了7520农场。
侯福来挂了梁宝山的电话后,看了看墙上的日历。
发现距去7520农场报到的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晚上他让胡丽把赵金东和梅怡叫到了他的宿舍。
把梁宝山来电话的意思,告诉了赵军东和梅怡,问他俩是什么想法。
赵金东听了侯福来的话,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
“连长,我没什么意见,反正我是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说什么时候走,咱就什么时候走,我家中就剩下老娘一个人,有我大哥照料着。再说了,我这次去7520农场是升官,没有必要搞得像生离死别似的”。
赵金东的话总是说不在点子上,侯福来听了感到很厌恶。
他摆了摆手,打断了赵金东的话,然后扭过头来,用关心的语气对梅怡说:
“梅怡,你不准备回西安看看你的父亲去吗?看你的父亲是否被解放出来,我们这次去7520农场。估计半年回不了一趟家,你应该趁我们还没有走之前,回西安看看你的父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