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刚留了个心眼,他没有把杨军和梅怡恋爱的事告诉郑敏。
他只是希望郑敏能公正的处理这件事。
郑敏听了王海刚的话,温和的冲梅怡笑了笑说:
“梅怡,我不管你和杨军是什么关系,这个忙能帮,嫂子一定帮你。我是个读书人,也佩服杨教授的学术和做人,之前我接受局里交给我的任务后。去昌平劳改大队提审过杨奋斗,对杨奋斗的案子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杨教授是个做学问的人。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是明清史。造反组织关押批斗杨教授的理由是。
杨教授在北师大的一节课上。给学生们讲过: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几位中兴帝王,像仁宣之治的明仁族和明宣宗。弘冶中兴的明孝宗朱佑樘。这三位有为的帝王,殚精竭虑,清廉治国。
让即将走向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中兴了起来。他们三位是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他们贵为君王,也有让人称道的一面。
造反组织抓住杨教授讲这堂课的内容说,杨教授是在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
尤其是杨教授在这堂课上讲到明孝宗朱佑樘时,说朱佑樘在治理国家上兢兢业业,发奋图强,守业有成。在个人的生活上,反对奢华,崇尚节俭。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没有三宫六院,一生只娶一位皇后,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代君王。如果杨教授只讲明史,只讲仁宣之治。只讲弘治中兴
北师大的造反组织就没有理由对杨教授批斗、关押,甚至要判刑。
现在北师大造反组织拿杨教授讲的这堂课大做文章。对杨教授进行批斗。无非就是北师大造反组织对杨教授讲的课,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说杨教授是在为封建帝王涂脂抹粉。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当年听这堂课的学生都已毕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找到当年的那些学生取证,工作量很大,局里又不给我加派人手,我一个人很难做到。
就是找到当年的那些学生们又能怎样呢?涉及十年运动。谁又敢出来作证?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也请教了我们局的几个老预审员。
他们告诉我,只要能找到杨教授讲这堂课的教案,有当年的教案在,也能证明杨教授是在讲历史,并没有为谁歌功颂德!
找到当年的教案,杨教授的是非就会有结果,我相信杨教授只是个作学问的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偏见,他只是在讲历史,况且杨教授还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我相信他作的教案是干净的,只要能找到杨教授讲这堂课的教案,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昨天,我我又去了趟昌平劳改大队。在劳改大队的预审室里,杨教授告诉我,他有一种习惯,喜欢把自己写的文稿,还有给学生们讲课的教案和讲义都保存下来,只是这些文稿和教案都不在身边放着。
因为他现在住的北师大的家属楼是50年代建的筒子楼,面积比较小,有一部分文稿和教案都被他寄放到了老家乡下。他恳请我去他老家,把他的文稿和教案取回来,证明他的清白。临走的时候,杨教授还把他老家的地址告诉了我。可我确实没时间,局里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一个人来完成。我又没有三头六臂。
梅怡,你刚才也看到了,十几个人的档案资料,都需要我一个人来补充侦查,我确实是忙不过来。看着杨教授期盼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绝他,我答应了杨教授,我这两天正为这件事发愁呢”。
说完,郑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梅怡看了看王海刚,又看了看郑敏,说:
“嫂子,你要是忙不过来,我给你去趟杨教授的老家吧?我这次回北京,除了把我近一年来的工作向处里的领导汇报一下,也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本来我打算回趟西安。看望一下我的父母。后来我听王处长说,我的父母现在平反了,他们现在都安全了。我这次就不准备回家了。我去趟杨教授的老家,把杨教授的教案给取回来,嫂子,你看行不行”?
王海刚听了梅怡的话,关心的问道:“
“你去?你不准备在北京休息几天吗”?
美怡冲王海刚点了点头,说:
“处长,你也知道,我不只是在帮杨教授的忙。我是在帮杨军的忙”。
话说到这儿,梅怡扭过头来对郑敏说:
“嫂子,我也不再和你隐瞒了,我和杨军曾经是一对恋人。可是为了工作,我硬是把这段美好的爱情给搅碎了。杨军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对我不理解。我在感情上有负于杨军。我想帮杨军的这个忙,来减轻我的痛苦,弥补我对杨军的愧疚”。
王海刚接着梅怡的话来,向郑敏补充道:
“梅怡和杨教授的儿子杨军确实是一对恋人,梅怡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组织上交给她的任务,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不引起特务的怀疑,牺牲了个人的情感,违心的和杨军选择了分手。这件事,我们十六处的几个处长都知道。要不你就让梅怡去吧。省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当我们十六处,帮你们昌平公安分局的一个忙,也了却梅怡的一个心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