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49章 坝上杏元沟的故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军爷爷神情沮丧的从外面走了进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拿着。

杨军奶奶忍不住的问道:

“段锦,怎么了?没割上肉?怎么空手回来了”?

杨军爷爷没好气的说:

“白跑了一趟。那五元手里的几块儿腊肉,都让他口里的二姐借走了。要不今晚先给姑娘凑合上一顿,炒几颗鸡蛋,明天我赶上车去趟口里,新新鲜鲜的割上几斤肉。再买点新鲜蔬菜”。

杨军奶奶听了老伴的话埋怨道:

“闺女大老远的来,就给闺女凑合上一顿。你也好意思开口”?

梅怡怕老两口因为她争吵了起来。赶紧抢着说:

“爷爷奶奶,我已经吃饱了。一笼莜面让我自己吃了半笼。莜面真好吃。明天咱们什么也不吃,你们还给我做莜面窝窝吃”。

梅怡的话,把爷爷奶奶都逗笑了。

吃过晚饭后,梅怡和奶奶来到了东正房。东正房是杨军,在杏元沟读小学初中时,住过的房子。

和西正房一样。也是一铺大炕占了屋子的一半。

也是一个煮饭的灶台和大炕连通着。

不同的是,大炕的正面少了一排大红柜,多了一张很时髦的两头沉写字台。

写字台的前面放着一把用杏木做的椅子,写字台上摆着一盏用小玻璃粘接的台灯。

台灯纯手工制造,做工非常的精美。

台灯的后面放着一个简易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很多的图书。

梅怡拿在手里,逐一的翻看了起来。

这些摆放整齐的图书,有一半是初中的课本。另一半是课外读物。基本上都是侠义小说,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还有两本新编的唐诗和宋词。还有一本《安徒生童话选》。

梅怡知道,这些书都是杨军最喜欢读的小说。

虽然杨军早已不在这间房子居住。但这些书还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摆在那儿。可见奶奶对杨军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写字台上方的墙上,贴着十几张用毛笔写的奖状。有三好学生奖、优秀班干部奖、劳动模范奖,语文考试第一名。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奖状。

十几张红红绿绿的奖状,几乎把正面的墙上贴满了。

梅怡看着杨军的奖状。好像看到了少年的杨军,英俊而又奋发向上!

西面的墙上挂着一个大相框。

相框是用杏木制成的,很精美。里面摆放了十几张黑相片,基本都是杨军儿童少年时代照的照片,有几张带红领巾的照片,有杨军穿着海军天蓝色背心和小伙伴在一起的照片。无论杨军和多少小伙伴儿在一起照相。

梅怡都能一眼把杨军认出来。因为梅怡爱杨军,爱到骨子里。杨军的一颦一笑都给梅怡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相框的正中间。放着一张他们的全家福,杨军的爷爷奶奶在椅子上端详的坐着。

杨军的爸爸妈妈在后面站着。杨军紧紧的靠着他的爷爷奶奶。站在爷爷奶奶的中间,一家人幸福的依偎在一起,都在笑。笑的特别的甜美,照片显示照相的时间是1958年的初夏。

梅怡这是第一次在照片中见到了杨军的父亲和母亲。

杨军父亲和杨军一样的英俊伟岸,脸上架着一副秀琅眼镜。比杨军多了几分书卷气。

杨军的母亲长得很美,美得让梅怡都感到惊艳。美得让梅怡嫉妒。

梅怡觉得好像在什么杂志上见过杨军的母亲。她一时又想不起来。梅怡看着相片,沉思了很久。

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最让梅怡惊奇的是。

土炕的上面还吊着一件白色的蚊帐。蚊帐的下面,方方正正的摆着一副军用被子。

显得特别的温馨而雅致。

如果不是奶奶和桃花在身边,梅怡真想躺在杨军的被子上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奶奶从堂屋里抱着一个大纸箱子过来,放在炕上,对梅怡说:

“闺女,这是杨军父亲放寒假的时候。从北京拿回来的文稿和教案。没事的时候,我也会拿出来看看。觉得没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把它找出来,你带回北京去。

梅怡从纸箱里把文稿和教案都拿了出来,对奶奶说:

“我听我的同学说,叔叔主要是讲的明孝宗朱佑樘的这堂课,被北师大的造反组织抓住了把柄,我们只要找到这堂课的教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杨军的奶奶听了梅怡的话。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

“闺女,你说的是这堂课吧?奶奶觉得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明孝宗朱佑樘,弘治皇帝。

他从他爹宪宗朱见深的手里接过了大明王朝的烂摊子,在位十八年,发展生产,勤政爱民,崇尚节俭,任用贤能,一生只娶一位皇后。在中国的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皇帝。被后人传为美谈,也被史学家普遍赞誉,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弘治中兴。在他统治大明王朝的十八年中,大明王朝百姓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史称弘治中兴。杨军父亲讲这堂课的教案我看过,印象很深,他在他所做的教案里,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偏右的话。他是在实事求是的讲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