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握紧拳头,暗暗发誓,定要与这些忠臣良将一同努力,重振大明雄风。
朱由检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他转头看向桌案边的小太子朱慈烺,轻声说道:“皇儿今日要不要和父皇一起出去逛逛啊?”
小太子朱慈烺闻言,顿时兴奋得双眼放光,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朱由检见状,嘴角的笑容愈发温柔,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小太子面前,弯腰将他轻轻抱起。小太子乖巧地搂住父皇的脖颈,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朱由检抱着小太子,在宫殿的回廊下缓缓踱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小太子的小手紧紧抓着父皇的衣襟,感受着父皇温暖的怀抱,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安全感。
走着走着,小太子突然抬起头,亮晶晶的眼睛望着父皇,稚嫩的声音清脆地响起:“父皇,大明越来越好,是不是以后我也能像父皇一样,把咱们大明治理得更棒呢?”
朱由检停下脚步,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期许。他微笑着摸了摸小太子的头,柔声道:“当然可以,皇儿如此聪明伶俐,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将大明治理得繁荣昌盛。”
朱由检看着儿子,心中满是欣慰,他轻轻点了点小太子的鼻子,笑道:“当然,等你长大了,必定能成为一代贤君,带领大明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此时,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宫殿里的宫女和太监们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们大明真是越来越好了啊。
朱由检带着小太子来到御花园,园里百花盛开,五彩斑斓。小太子挣脱开父皇的怀抱,欢快地在花丛间奔跑,追逐着蝴蝶。
朱由检跟在后面,看着儿子无忧无虑的模样,想起这些年为了大明社稷的操劳,一切的艰辛似乎都化作了云烟。
“父皇,你看这花多好看!”小太子捧着一朵娇艳的牡丹,跑回朱由检身边。
朱由检蹲下身子,接过花朵,插在小太子的发间,说道:“如此美景,就如同咱们大明的未来,繁花似锦。”
小太子重重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憧憬。父子俩在御花园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他们共同期待着大明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周皇后静静地伫立在一旁廊下,目光温柔而沉静,静静地看着朱由检与皇子父子二人。
那画面中,朱由检一脸慈爱,皇子则满脸依赖,小小的身子紧紧依偎在父皇身旁,时不时仰头说着天真的话语,崇祯皇帝耐心地倾听,嘴角带着一抹难得的笑意。
周皇后见状,心中满是欣慰。她缓缓转过头,对着身旁的王承恩轻声说道:“别告诉皇上本宫来过。皇儿这几日很想父皇,就让他们父子多多相处。”她的声音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王承恩微微低头,恭敬地应道:“是,娘娘。”他深知周皇后的良苦用心,如今局势动荡,皇上每日忧心国事,难得有这样的闲暇与皇子相聚。
周皇后又看了一眼父子二人,这才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离去。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殿的长廊尽头,而那对父子却依旧沉浸在这短暂的温情之中。
朱由检紧紧地抱着小太子,仿佛他是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一般。他的手轻柔地抚摸着小太子的头,仿佛想要把这一刻的温暖永远地留住,让它成为他们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在这庞大而又冰冷的皇宫里,这小小的一角却因为这份亲情而变得格外温暖。这里没有朝堂上的纷争,也没有宫外的战火,只有父子之间的温情脉脉。
然而,就在这宁静的时刻,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朱由检猛地转过头,目光落在了突然出现的小光幕上。
只见朱元璋的面容出现在光幕中,他满脸慈爱地看着朱慈烺,眼中流露出对这个后辈子孙的喜爱之情。
朱由检见状,连忙低头对儿子说道:“慈琅,这位是太祖爷,他可是咱们大明的开国皇帝,也是我们的先祖呢。”
年幼的朱慈烺虽然还不太懂这些,但他还是乖巧地对着光幕中的朱元璋说道:“见过太祖爷,太宗爷。”他的声音中还带着些许奶味,让人听了心生怜爱。
朱慈烺并没有忘记朱棣也在旁边,不过他很聪明,知道不能直接叫朱棣的名字,于是便机智地称呼他为“太宗爷”,这样既不会让朱棣不高兴,也能表达出对他的尊敬。重点是不会被朱元璋打。
朱棣凝视着朱慈烺那如羊脂白玉般粉嫩可爱的面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认同感。他暗自思忖:“爹说得没错,咱们老朱家的孩子确实个个都长得俊俏可爱。”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朱棣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光幕,他们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欣赏孩子的可爱模样,更重要的是要查看朱由检有没有又整什么抓阄选官的幺蛾子。
朱由检则将近期心中的种种疑惑一一道来,向太祖太宗二人请教。朱慈烺则乖巧地坐在一旁,眨巴着大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大人们的对话。
这一刻,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透露出浓浓的烟火人间气息。
——————————————分割线
题外话:
秦良玉其实很喜欢别人叫她将军的,因为很亲切的。而高阳王听起来就感觉离将士们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