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导客气了,我相信你的才华。”

杨守城没有阻止,这杯酒,他受的泰然自若。

江文可是圈里出了名的硬骨头,突然把姿态放这么低,让林凡和于东都有点不习惯了。

尤其是后者,于东跟这位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那可是能一点不给陆天明面子,把陆汌给弄哭的存在,什么时候见他对别人这么客气了。

看着林凡和于东神色间都带着几分疑惑,江文主动当了回杨守城的自来水。

“我最近拍了部电影叫《太阳照常升起》。这么多年没拍,手有点生,拍摄比有点高了。别的投资人也不厚道,看到苗头不好全都撤资了,要不是杨董,我可就要闹笑话了。”

一旁的杨守城还是一脸淡定笑意,但霍文希的养气功夫显然还没练到家,蹙起的黛眉暴露了江文话里这<有点>的说法水分不少。

拍摄电影时,胶片拍摄总量与最终成片时长的比例通常被称为 "拍摄比"。普通电影的拍摄比一般是4/1或者10/1。

即,拍一部10分钟的电影,差不多需要拍摄40分钟的素材。2005年一盘价值300美元柯达生产的标准35mm电影胶片差不多能拍4分钟。

这还只是胶片的费用,拍摄完还有冲洗拷贝。

就因为胶片价格高昂,在内地有很长一段时间判断一部电影受不受欢迎不是通过票房,而是拷贝片的数量。

像是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最后成片是一个半小时,而实际拍了200个小时,拍摄比是133/1,陈凯戈的《无极》总共拍摄了300小时素材,成片两小时,拍摄比是150/1。

能有这么高的拍摄比,是因为这两部电影是投资数亿的商业大片。

但这次江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是部文艺片,拍摄比直接拉到了100/1,完全是照着商业大片的标准打造。

一部原定投资2500万的文艺片,最后就这么被江文把投资拉到了6000万。

现在市面上票房超6000万的电影才多少,原定的投资方不跑路才怪。也就急着想要打入内地的英皇头铁,不停的追加投资。

跟赚不赚钱没关系,英皇已经是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