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声合号钱庄 > 第350章 没齿之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数字背后,是被饥饿折磨得精神失常的母亲抱着枯骨哺乳;

是易子而食后,父母在深夜发出的非人嚎叫。

是日军哨卡前,为半碗馊饭便甘愿被···的少女·····。

从那以后,潮汕地区每年的农历七月,“施孤”习俗都非常隆重。

这不仅是传统中元节祭奠,更是对1943年那场灾难的隐秘悼念。

每年“施孤”的“碗头粿”,是一种专门纪念饿死者的祭品。

当盂兰节的香火在韩江畔升起时,那袅袅青烟里,飘荡着50万亡魂未散的执念,也飘荡着一个民族对饥饿最深刻的集体记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份,潮汕地区遭受的这一场可怕的饥荒,无数人在饥饿中失去了生命

那一年,潮汕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无数家庭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了逃亡之路,目的地是江西。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这一年,逃亡到江西的潮汕人就高达 17 万人之多!

这场饥荒,导致了整整50万人的死亡。

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那些被贩卖到外省市的人数更是无法估量。

这些可怜的人们,被当作货物一样,被无情地卖到陌生的地方,与亲人分离,生死未卜。

这场灾难给潮汕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口锐减一半以上。

原本繁华热闹的城镇和乡村,如今变得冷冷清清,许多房屋空无一人,有些村落,甚至全部死绝。

整个潮汕地区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一股凄凉的气息。

然而,不幸并没有就此结束。

隔年,也就是 1944 年,潮汕地区再次遭受了日军的大扫荡。

日军如恶魔一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潮汕人民带来了更深重的苦难。

直到 1945 年,历经漫长而残酷的战争,日寇最终无奈地举起了白旗,宣布投降,并狼狈地撤出了潮汕地区。

然而,当人们满心欢喜地迎接胜利的曙光时,却发现这片曾经美丽富饶的土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宛如一片废墟。

潮汕地区遭受了日寇的残暴蹂躏,城市和乡村都被摧毁殆尽,满目疮痍。

街道上弥漫着硝烟和废墟的气息,房屋倒塌,道路破损,农田荒废。

曾经热闹繁华的市场如今空无一人,商店紧闭,一片死寂。

更为惨痛的是,这场战争给潮汕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人口锐减。

据统计,整个地区的人口只剩下不到 30%,无数家庭破碎,亲人离散。

那些曾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庄,如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幸存者,他们在废墟中艰难地生存着。

曾经的繁荣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苦难和悲痛。

这段历史是潮汕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

它不应该被遗忘,而应该被铭记,让后人永远记住日本人对潮汕人民所犯下的血债。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林家似乎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

在这50万不幸遇难的人中,竟然没有一个是林家人。

这意味着,尽管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林家的每一个成员都安然无恙,没有任何人受到饥荒的影响。

这个事实让人不禁感叹林家的幸运和命运的无常。

虽然如今声合号的实际掌控者是林恩和,但作为声合号大头家的大少爷,林恩典要想从声合号获取资金,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毕竟,父亲去世后,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就变得举足轻重,无人能及了。

而且,声合号不过是暂时托管给四弟林恩和管理而已,其真正的归属权还是在他手中。

所以,对于声合号的财务状况,林恩典还是了如指掌。

他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这些资金,虽然现今是声合号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尽管他本人无法亲自到声合号,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声合号财务状况的深入了解。

多年来,林恩和一直在逃避与林家任何人的接触,甚至连老宅都未曾踏足一步,更别提与他对账了。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掩盖林恩和的所作所为。

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清楚地知道这些年来林恩和究竟从声合号暗中转移了多少资金到自己的腰包。

不仅如此,他还对林恩和为了资助日本人而从声合号里划出的巨额资金了如指掌。

尽管如今的声合号已非昔日可比,但要维持林家人的日常开销,对于声合号来说,仍然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他只需要开出一张支票,就如同他亲自到场一样,这张支票同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无论是谁,只要看到大少爷林恩典开出的支票,都必须按照支票上的金额支付相应的资金,绝无二话。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即使外界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林家却依然能够过着相当滋润的生活。

他们不必像其他人那样为食物而担忧,也不必面对生存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