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智高的母亲带着他四处亡命以致生活难以为继,不久之后她就被迫改嫁给了一名商人。看样子这对苦命的母子似乎终于能够有所依靠了,然后从此安然度过此生,可侬智高却偏要逆天改命。他本就对母亲的改嫁心怀不满,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和大哥此时还在交趾人那边困身于牢笼之所,于是他在某天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年仅十四岁的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这个继父。当他母亲责问他时,他义正辞严地反问道:“我的娘啊,一个人怎么能够有两个爹呢?”
如果我们就此认为侬智高只是一个生性凶残的野少年,那可就错得离谱了。从小就心高气傲的侬智高一直没忘记自己的身份,更没忘记他的父亲和兄长还在交趾那边受苦受难。在杀死自己的继父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041年宋朝和西夏正打得热火朝天时,年仅十六岁的侬智高带着母亲重新回到傥犹州并召集自己父亲的旧部再次建国,国号“大历”。
当了皇帝的侬智高还是比较理智的,为了赎回自己的父亲,他派人给李德政送去了大量的黄金。可是,李德政不知何故竟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他收下了侬智高的黄金但却把侬全福给砍了脑袋,最让人搞不明白的是,他事后竟然还将侬全福的首级命人带给了侬智高。李德政这意思无疑就是告诉侬智高:你的钱交晚了,人已经被我杀了,为表歉意,我现在特将你爹的脑袋送还给你,如此也算是你这点黄金还是起了些作用。
可想而知,当侬智高看到自己父亲的首级时其内心有多么的悲痛欲绝,而他心底骤然升起的愤怒之火也是随即不可遏制地开始熊熊燃烧了起来。自此,侬智高开始对交趾频频袭扰,而这自然同样也让李德政大怒。于是,李德政再次派兵前去征讨侬智高。
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侬智高重复了他父亲的命运——兵败被俘。诡异的是,李德政这时候的操作手法再次出人意料,这个纯汉人血统的越南皇帝突然脑子抽筋决定要对侬智高讲一讲儒家的仁德,他不但没有杀侬智高,而且还把侬智高给放了回去并封其为广源州知州,此外还将广源周边的一些土地也一并交给侬智高管理。李德政对此的解释是要以德服人,以免激起广源人连绵不绝的反抗。这是不是让人感觉很是无语?这时候你李德政知道要以德服人了,当初杀侬全福的时候你怎么就没想起要以德服人呢?
请恕我直言,李德政这天如果直接一刀砍了侬智高该多好,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他带给宋朝的那场劫难,李德政的这一手软将会让宋朝用数以万计的军民用生命为其买单。
两年后的公元1043年,李德政鉴于侬智高近来表现良好又给他加官为“太保”并授其金印,但实际上侬智高根本没有对李德政感恩戴德。公元1045年,已经二十岁的侬智高将自己的大本营迁往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市) ,随后他再次建国称帝,名曰“南天国”,年号“景瑞”。
当年宋朝对李德明和李元昊父子的种种僭越之举视而不见,其目的就是不想过度刺激李氏父子,李德政这时候对侬智高也是这种态度:你侬智高称帝不算什么,反正你就那点实力,只要你不公开跟我作对就行。
鸵鸟政策和鸵鸟心态终究会让人吃大亏,李德政对侬智高的容忍和放纵其后果就是让其在随后的几年里再次独霸一方,而且侬智高此时的实力绝对远胜于他的父亲侬全福。这是一个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以及经历过人生超级惨败的年轻人,几年来的卧薪尝胆终于让他有了再次叫板李德政的实力,他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再次拒绝向李德政称臣并公开与其决裂。
养虎终成患, 李德政这时候也放弃了对侬智高的所有幻想。公元1048年,李德政命大将郭盛溢带兵前去征讨侬智高,这一次他发誓决不再对这个狼崽子手软。可是,意外发生了, 郭盛溢这一次居然被侬智高的军队给打败了,他最后是带着败兵狼狈而归。
李德政在愤怒,而侬智高则在继续膨胀。趁着李德政集结力量准备再次出兵攻打他的这个时期,狂妄的侬智高居然鬼迷心窍地打起了宋朝的主意。
相比交趾,同样是近在眼前且触手可及的宋朝在侬智高的眼里可是富多了,简直是富得流油。这其实也不奇怪,山沟里出来的人看见铁岭这种大城市都会叹为观止,至于上海更是会让其瞠目结舌。同理,当时的邕州尽管在整个宋朝其实谈不上什么大城市,可在侬智高的眼里这已经是他所见过的天花板了,而如果他能去一趟开封估计他更是会当场晕倒。不过,此时的侬智高只知道邕州是个好地方。为此,侬智高于公元1049年9月派人以土匪进城的形式去“大城市”邕州打了一回牙祭,而且收获颇丰。
身处夹缝之中但却敢于同时招惹并激怒交趾和宋朝,侬智高不可不谓“胆识过人”。无知者无畏,这话还真的是放之天下而皆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