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李敢被围的消息后,李广就坐不住了。他信不过霍去病,担心霍去病将李敢当作诱饵,消耗右贤王的实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和李息商量后,他决定将大营交给李息,自己带着四千步卒去增援李敢。
虽然他要面对的是数万匈奴骑兵,但三四十里距离,只要小心一点,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李息劝不住他,只好答应了。
那是李广的儿子,换了是他的儿子,他也不可能坐视不管。
他能劝的,就是让李广千万小心,不要着急,中了匈奴人的圈套。
为此,他还让李广多带大车。一旦匈奴人奔袭,来不及扎营,可以用大车作为阵地,就地组织反击。
李广答应了,带着四千步卒和一千多辆大车出了营地,一路向西。
因为离得太近,随时可能遭到匈奴人的攻击,他命令所有人披甲而行,弓上弦,以便随时应战。
这样虽然累一点,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战斗力。
反正只有三四十里,走一天也就到了。
出发不久,李广就遭到了匈奴人的阻击,数千匈奴骑兵冲了过来。
好在汉军准备充分,看到斥候从远处奔来时,他们就停下脚步,转换阵型,将大车推到一起,背河列阵。
等匈奴人赶到面前,看到重重叠叠的大车,又想起了前几天的惨重教训,不敢轻易冲阵,只能围着汉军往来奔驰,不断射箭。
蹄声如雷,箭如雨下,汉军却毫不畏惧,依靠着大车,奋勇反击。
李广亲自挽弓射击,将一个又一个匈奴骑士射于马下。
双方激战一个时辰,匈奴人也没能突破汉军阵地,只得撤到射程之外,同时派人回报右贤王。
他们不敢让李广和李敢会合,有了这些大车,李敢的阵地更无法突破。
他们能做的,就是截住李广,等待右贤王的命令。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李广命人生火,准备晚餐。他还派人出阵,割了几块匈奴人倒毙在阵前的战马肉回来,扔进锅里,煮成肉汤,然后又拿出带的酒,与将士们共饮。
“诸君,此战过后,这千里河西都是我大汉的疆域了。”李广举起牛角酒杯,豪气如云。“开疆拓土,纵使不能人人封侯,也可以在长安那些权贵面前挺直腰杆,我六郡良家子才是真正的汉家儿郎。”
这次出征,他的部下几乎全是六郡子弟。
“将军所言甚是。”将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酒器,有的是从中原带来的木杯,有的是刚从匈奴人身上缴获的角杯,有的干脆就是汤匕或者饭勺。
“请!”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