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7日,清晨的阳光透过京市大学古老的梧桐树,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袁宝站在校门口,仰头望着鎏金的校名牌匾,深吸一口气。
她今天特意扎了个利落的马尾辫,穿着浅蓝色的确良衬衫和黑色长裤,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
"发什么呆呢?"大哥保国拍了拍她的肩膀,他比袁宝高出大半个头,穿着时下最流行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手里拖着两个大行李箱,"赶紧的,先去你们系报到。"
袁宝回过神来,小跑着跟上大哥的脚步。
校园里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系的迎新摊位,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热情地招呼着新生。
"中医学院...中医学院..."袁宝踮着脚在人群中张望。
"在那儿!"保国眼尖,指着不远处一棵古槐树下的摊位。
红色的横幅上写着"欢迎中医学院95级新生"几个大字,桌前坐着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学长。
走近摊位时,袁宝注意到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生正在整理名册。
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钢笔,袖口沾着些许药材的痕迹。
"你好,我是中医制药专业的新生,袁宝。"袁宝递上录取通知书,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微发颤。
眼镜女生推了推镜框,在名册上找到袁宝的名字,突然眼睛一亮:"你就是那个15岁考上来的袁宝?我们系今年年纪最小的学生?"
周围几个学长闻言都好奇地看过来,袁宝顿时红了脸,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我妹妹从小就聪明。"保国骄傲地搂住袁宝的肩膀,转头对她说:"走,哥先送你去宿舍。"
沿着林荫道往女生宿舍走,袁宝被校园里的景色吸引。
古朴的教学楼爬满了常春藤,药圃里种植着各种中草药,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药香。
"7号楼308..."保国对照着宿舍分配单,在一栋红砖楼前停下。
他帮袁宝把行李提到三楼,在门口停下:"我就送到这儿了,你自己进去吧。晚上六点我来找你吃饭。"
袁宝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宿舍门。
宿舍里已经有两个女生在整理床铺。
靠窗的下铺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女生,正在往墙上贴明星海报;上铺的女生留着齐耳短发,戴着耳机摇头晃脑。
"你好,我是袁宝。"她轻声打招呼。
麻花辫女生转过头,露出灿烂的笑容:"你好呀!我叫林小晓,来自江南。"她指了指上铺,"那是苏乐,北京本地的。"
苏乐摘下耳机,冲袁宝点点头:"你就是我们宿舍最后一位了。你的床在那边。"她指了指靠门的上铺。
袁宝刚把行李放好,宿舍门又被推开,一个穿着时髦连衣裙的女生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提着大包小包的阿姨。
"哎呀,这宿舍也太小了吧?"女生皱着眉头打量着四周,"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
林小晓和苏乐交换了个眼神。
袁宝默默爬下床,主动伸出手:"你好,我是袁宝。"
女生瞥了她一眼,敷衍地握了握手:"李媛媛。"说完就指挥两个阿姨开始布置她的床位,把其他人的东西往旁边推。
袁宝抿了抿嘴,转身整理自己的东西。
她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木盒,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几味常用药材。
"这是什么呀?"林小晓好奇地凑过来。
"我自己配的安神香。"袁宝打开盒子,淡淡的药香飘散开来,"晚上点一支可以帮助睡眠。"
"哇!你懂中医?"林小晓眼睛发亮。
袁宝大大方方地点点头:"嗯,在老家偶然的机遇碰到一位老中医,跟着学了点,他说我很有天赋,给了我一些书,我也很喜欢中医,才报读这专业的。"
李媛媛闻言嗤笑一声:"现在谁还用这些土方子啊,都是直接吃西药。"
袁宝没有接话,只是默默把木盒放进了床头的小柜子里。
下午三点,新生集合开班会。
袁宝和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班主任的到来。
教室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姓陈,教中药学。"陈教授的声音洪亮,"在开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中医制药这个专业?"
同学们依次回答,轮到袁宝时,她站起来轻声说:"因为中医药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智慧。"
陈教授眼睛一亮,多看了她几眼。
班会结束后,袁宝独自在校园里闲逛。
夕阳西下,她不知不觉走到了药圃附近。
这里种植着各种药材,每一片区域都立着小木牌标注名称和特性。
袁宝蹲下身,轻轻抚摸一株长势良好的黄芩。
突然,她注意到药圃边缘的土壤有些异常——几株本该茂盛的药材呈现出不自然的枯萎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