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若有所思地点头:"预约制确实更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些突发情况的顾客需求。"
"这个自然,"袁宝微笑着补充,"我们可以保留少量现场号源,但主要以预约为主。"
谈到咖啡西餐厅时,袁宝的眼中闪烁着特别的光芒:"我计划营业时间从早8点到晚11点,实行两班制。
每位员工都严格执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而且我坚持一个原则:服务人员的选拔只看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绝不设年龄限制。"
说到这里,袁宝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
她想起自己曾经创业失败后,在求职路上遇到的种种挫折,那些因为年龄而被拒之门外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在华国,35岁似乎成了一道无形的分水岭。"袁宝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规划书的边缘,"但这完全是对人才的浪费。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真正尊重人才、看重能力的团队。"
保国看着妹妹坚定的侧脸,欣慰地笑了:"这个理念很好。其实服务行业更需要有生活阅历的员工,他们往往更懂得如何与顾客沟通。"
袁宝感激地看了大哥一眼,继续道:"至于周末休息,我建议采用轮休制,每个周六日只安排一位员工休息,其他人可以在周一到周五调休。这样既能保证营业需求,又能给员工充分的休息时间。
之前困难的时候,我因为年龄关系找不到好工作,做服务员,最渴望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保国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这个排班制度很人性化。不过小妹,关于薪资待遇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袁宝翻开财务预算表,认真地说:"我参考了同行业的薪资水平,准备在基础工资上再增加两项福利。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表格上的数字,"一是全勤奖金,二是根据顾客评价发放的服务质量奖金。"
"这个设置很合理。"保国赞许地点头,"对了,员工培训方面..."
"我已经拟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袁宝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文档,"咖啡厅员工要接受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包括咖啡知识、服务礼仪、应急处理等内容。
特别是对35岁以上的员工,我们会安排专门的职业转型指导。"
说到这里,袁宝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大哥,我还有个想法。我们可以设立'员工成长基金',鼓励员工持续学习。
无论是想考咖啡师资格证,还是学习管理课程,我们都可以提供部分资助。"
保国惊讶地挑了挑眉:"这个投入可不小啊。"
"值得的,我们又不差那几个钱。"袁宝坚定地说,"我想让每个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成长空间。"
保国听完袁宝的想法,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小妹啊,你这哪是在开店,分明是在做慈善。"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过既然你不差钱,就想图个舒心,那大哥当然支持你。"
袁宝托着下巴,眼神温柔地望向窗外正在忙碌的装修工人:"哥,你是不知道,我之前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在面包店里打工,那时候每个月只能休三天,每天站到腿都肿了..."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所以现在你想给员工们更好的工作环境。"保国了然地点点头,"行,那就按你说的办。中医馆那边预约制,每天限量接待;咖啡厅多请几个人,保证每人每周双休。"
袁宝眼睛一亮,立刻拿出计算器:"我算过了,咖啡厅如果实行两班倒,厨师我另外找,服务开始每班需要3个人,再加上轮休替补,总共要请8个服务员。"
她调皮地眨眨眼,"反正店铺是我们自己的,以后都不用付租金,多请几个人也不心疼。"
"你啊..."保国无奈地笑着,"不过这样也好,员工工作轻松了,服务质量自然就上去了。对了,要不要给员工提供免费的工作餐?我记得你咖啡厅的厨房设备挺齐全的。"
"当然要!我们包吃不包住,就近聘用员工就好。"袁宝兴奋地拍手,"我连菜单都想好了,每天变着花样做。反正我自己也要吃饭,多做几份而已。"
她突然想到什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而且我打算让员工可以免费带家人来喝咖啡,每月限两次。
你负责的中医调理这边的也在咖啡店这边吃,享受这个福利。"
保国夸张地捂住胸口:"完了完了,你这福利待遇一传出去,怕是要被应聘的人挤破门槛。"
两人相视一笑,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崭新的实木吧台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袁宝轻轻抚过光洁的台面,心想:这样的生活,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不紧不慢,有人情味,还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接下来,在确定好搬家的黄道吉日后,袁宝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