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整个北境下了很大的雪,再加上凛冽的寒风,宁城的气温骤然下降。
因为楚清鸢的到来,宁城的城主府变成了军队的指挥中心,府内的书阁变成了议事厅。
为了防止军情外泄,整个城主府由重兵把守,外人根本无法进入,而核心的书阁更是只有宁城的将领才能进入。
议事厅内放置着附近地势的沙盘,正好适合行军布阵。
楚清鸢站在沙盘前,脸色凝重。
“殿下,沈将军,”如今有公主坐镇,再加上几日后便可到达的援军,何振心里松了一口气,“昨日我军大败乌旦国的先锋部队,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只怕再过五日他们的大部队便会抵达宁城主城。”
“乌旦这次攻击宁城的士兵至少三十万。”沈沉知说道:“咱们现在的兵力仅仅只有他们的一半多一点。”
“此时自乱阵脚反而正中敌军下怀。”楚清鸢的手指点在沙盘城墙上,"宁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防守严密,易守难攻,只要我们能坚守一两个月,将乌旦军队困在此处,反而方便我们夺回周边的失地。"
她将代表敌军的黑旗掷在粮草区域,"虽说乌旦国的军队强悍,但他们从极北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根本不适合长线作战,拖延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何振闻言点头,早听说九公主精通兵法,此刻见她三言两语便抓住关键,这份气度谋略一点的不输在北境领兵多年的将军。
但楚清鸢的脸色依旧不轻松,甚至有些沉重,站在她身侧的沈沉知显然已经明白了她的顾虑。
“殿下是在担心主城之外的几座城池?”虽说是疑问句,却是肯定的语气。
她点点头,道:“宁城与庆城、安城不同,”她的指尖轻轻点在沙盘上的几个位置上:“宁城是由主城、青水城和南林城组成的。”
“本宫查看过关于这三座分城的地形图,西边距离主城一日路程的青水城,地势低平,防守极其困难。”
“而距离主城两日路程的南林城,虽说地势险峻,有天险作为屏障,但它不仅与乌旦国接壤,更与大邺相接,本宫担心大邺会借机搅扰,企图在大虞与乌旦国交战之际分一杯羹。”
此言确实说到了几位将领的心坎上。
青水城和南林城本就兵力不足,再加上无数的百姓纷纷逃离,征兵也困难,不要说主动进攻,怕是防守都很困难。
“殿下所言确实有理,”何振心里也拿不定主意,“但援兵未至,若是咱们将兵力一分为三,恐乌旦军队立即主攻主城。”
宁城此时确实只有不到十七万的将士,而他们将面对的是至少三十万的乌旦敌军。
“昨夜本宫收到消息,援兵至少还有半月才能到达。”此次来宁城的,不仅有士兵,还有兵器。
“若是青水城和南林城失陷,宁城将面临多线作战的局面,这是万万不能发生的!”楚清鸢呼出一口气。
“殿下的意思是?”沈沉知问道。
“本宫还是决定将兵力一分为三,不过不是平分。”
几位将领对视一眼,“殿下这是要赌一把了?”
楚清鸢颔首:“我们的兵力与乌旦悬殊,若是硬碰硬,只会损伤自身。”
“乌旦与诸位将军多次交手,恐怕对几位的作战思路非常熟悉,而本宫是他们最陌生的存在。”
“殿下想要出其不意?”沈沉知挑了挑眉。
“对。”
“那殿下打算如何分配兵力?”何振问道,昨日的胜仗以及她的言行让他不由自主地去相信她。
“今早的密信传来可靠消息,乌旦国在青水城安排了七万的兵力,在南林城布置了五万兵力。”
“那主城岂不是还要面临将近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就算宁城所有的兵力加起来都没有二十万!
三座分城里的生命同样珍贵,但兵力不均就意味着不同城池里的百姓和将士活命的机会不等。
"末将愿往!"吴堂突然单膝跪地,铁甲铮然作响,"殿下,给我三万将士,必死守清水城!"
楚清鸢凝视着这位参将,几个月以前,他还是她的顶头校尉,而他从来冷静、睿智。
"吴将军,青水城不比南林城和主城,"她摇头轻声道,"城外是平原,本就难守,你若是要去,兵力不能低于四万……"
"末将明白。"吴堂抬头打断了楚清鸢的话,平静一笑,"但清水城有沅江穿城而过,现在正值雪季,水面结冰,末将可以命人凿开冰面,布下铁蒺藜。"他指向沙盘上几处标记,"等乌旦国的军队已进入,便够他们喝一壶的。"
“殿下,主城比青水城更加重要,乌旦国的主力就在城外不远处,且由乌旦国的战神将军亲自领兵,我曾经与他交过手,即使我的兵力比他多近一倍,也没有从他手中讨到好处,您要守住主城只会更难,更何况南林城也需要分配兵力……”
见她脸色凝重,吴堂朝着她轻轻颔了颔首,那是他们一同剿匪时他对她的肯定,他轻松一笑,“殿下不必担心,等末将凯旋,自会与殿下一醉方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