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琴听过很多来自双城的歌曲,德玛西亚虽然防变革之风防的厉害。
但是一些民用产品,例如海克斯MP3音乐播放器这种东西,小贵族也是能可以弄到手的。
我琴是被布维尔家族收养的养女,备受宠爱。
布维尔家族可是德玛西亚有名的大贵族了。
娑娜只是看了一眼曲子,就能感受到这首曲子蕴含的深刻含义。
表达了团结、绝不屈服的反抗意志、还有那即便付出生命也要坚决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而继续深入欣赏,娑娜仿佛觉得有个人在耳边呼吁她,人的一生应该为自由、平等和人类尊严这些高尚的东西而战。
曲调慷慨悲歌,它既是献给所有为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之人的战歌。
也是每一个苦难者用血肉发出的愤怒咆哮。
更是理想主义者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红色浪漫。
直击心灵,震撼人心。
“这首【国际歌】是不会被岁月淘汰的传世佳作,越是黑暗,它的光辉越是耀眼。”
“唯有和平,才能让它平息下来。”
娑娜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是她无法创作出的传世之作。
看着上面作曲人落款的韩昆,我琴除了想见萨勒芬妮,更想见见这位传奇市长。
只是,这首曲子的立意确实危险,奥格莎夫人那边恐怕不会同意让她去见韩昆。
“这么厉害吗?”
我光对音乐不说一无所知,但也确实不具备专业的鉴赏能力。
她没办法鉴赏纯曲子,更别说【变革之书】上的曲子只是类似乐谱的东西。
【国际歌】的核心主题是团结,这是一首大型合唱的歌曲,并不是单独一位歌唱家就能演奏的。
也因此虽然曲跟词都有了,但时间太急,合格的歌唱家不够,目前合唱团还在萨勒芬妮的带领下加急练习。
韩昆正是拿出了国际歌,才敢回双城。
也没出他所料,【国际歌】果然转移了萨勒芬妮的注意力。
变革之风的人都是以正事为主,否则闲着没事干的萨勒芬妮越想越气之下,指不定会干出什么恐怖的事情来。
“娑娜,我们还是看看正文吧。”
我光对【变革之风】的正文更感兴趣。
我琴点点头,那首曲子明显是与【变革之书】相辅相成的,而且相比深奥的书籍。
无疑是歌曲更能广泛传播,且通俗易懂。
但这不妨碍我琴对正文也有兴趣。
任何文学创作都讲究一个背景,不了解创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
于是两个少女一个怀着紧张刺激的心情,一个期待兴奋。
两人肩并着肩的趴柔软的被褥上,脑袋挨着脑袋,单马尾金毛缠着双马尾蓝毛。
小心翼翼的翻开【变革之书】,仔细的阅读起来。
这版本的变革之书是韩昆特意针对德玛西亚的情况编写的。
内容与以往的大不相同,书中正文是从介绍德玛西亚开始说起。
然后才是禁魔法令,详细介绍了德玛西亚为什么禁魔?禁魔法令的颁布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深层逻辑?
甚至还谈了德玛西亚人很关注的点,德玛西亚到底是不是正义的?
然后就是第二部分,为什么作者认为诺克萨斯的制度相比德玛西亚更先进。
至于最炸裂的第三部分反而占的篇幅并不多,只是简单的描绘一下德玛西亚人该怎么做,才能建立真正进步、真正正义的国家。
结尾还不忘提了一嘴欢迎德玛西亚的有志之士寻求变革之风的帮助,我们一定提供全方面帮助之类云云。
变革之书书需要读者有感同身受的类似经历,才更容易理解,才能真正看进去。
我光跟我琴都是德玛西亚的大贵族之女,缺乏苦难的经历,单纯文字的描述也欠缺切身感悟。
最主要的是,她们两人出身的家族虽然是德玛西亚有名的贵族,但人确实品德高尚,没什么黑点。
这也导致她们从小接触的东西都是轻松明亮的,压根没见过真正的黑暗沉重。
难以理解书中所说的剥削、压榨。
在她们眼里,德玛西亚的贵族个个铁肩担道义,是真正保家卫国的好人。
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书中把贵族阶级描绘成吃人的怪物。
两人看了一会儿【变革之书】,开头介绍德玛西亚的部分都还没真正看完,我光的眉头就紧锁了。
“娑娜,你看得懂吗?”
我光抬起头,茫然的向我琴问道。
我琴点点头,又摇摇头。
两人都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当然是识字的,阅读没有问题。
但她们理解不了书中的深刻含义,甚至因为自身的经历跟见识,有些怀疑这本书在故意抹黑德玛西亚。
“这本书是不是在故意骂我们德玛西亚啊,就像以前诺克萨斯那样。”
“他们就总是无理取闹,颠倒黑白,喜欢乱给人扣帽子。”
我光说完却连她自己也不怎么信,如果真的只是故意抹黑,那她母亲根本不会如此防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