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青走在市场街道上,看见街边各店面,没再轻易进去。

唐青走完一条街,都没敢进店看。

他又开始逛另一条街,他看到一家字画店挺打眼,他准备进去看看。

字画店跟其它店面不一样,它显得有点小,大概就二三十平方。

老板连门上都挂满了字画,所以显得很打眼。

唐青走进店里,店里显得很拥挤。

两边墙上挂满了字画,靠墙的两边也堆满了字画盒。

关键老板在二多平方的店中间,还摆了一个货架,上面也堆满了字画。

老板五十岁左右,躺在他的躺椅上,看着手中一本泛黄的书。

老板把手中书放下,看了一眼进来的唐青。

“小伙子,随便看,看好了给我说。”

老板说完话,又继续看他的书,完全无视唐青这个顾客。

这老板跟上一个瓷器店老板,简直是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极力推销,一个理都不理你。

老板可能看他太年轻,不像能卖字画的人。

既然老板不理他,唐青就只有自己看。

唐青不看不打紧,墙上的字画大部分是名人的仿品。

可是这些仿品,也是出自名人之手,价格还是不便宜。

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面卖的都还是真东西。

唐青开始认真看起来,看完之后他再上手。

整个店面的墙上挂的字画,有三件是真迹。

而其它的字画,都是出自名人之手的仿品。

老板显然是非常精通字画的人,三件真品的标价,符合字画本身的价格。

三件真迹价格太高,唐青也不想买,买来对他没有价值。

其它名人之手的仿品,唐青又不想要。

唐青要买,就要买真迹,不买仿品,哪怕是出自名人之手的仿品。

唐青正要开口问,老板放下书站了起来。

老板没有想到,都过了半个多小时,年轻人居然还在。

“小伙子,看上了哪件字画?”老板走近问道。

唐青笑道:“老板,你的真品字画太贵,我买不起。

名人之手的仿品,我又不太喜欢。

你老还有没有其它字画要卖?”

老板眯着眼看着唐青,“小伙子,看不出来,你还有点道行。

现在的年轻人,能看懂字画的人可太少。”

老板说着,在一大堆堆放的字画盒里,找出一个字画盒。

老板随意的打开字画盒,“小伙子看看这幅画。

它绝对是真品,只是没有落款。

然后主人家没有保护好,它成了一件残品。”

唐青心里狂跳,他正要找残品,没想到就出现了。

老板打开字画,字画断成了三节。

而且中间还缺失大拇指大小的一角。

这缺失的一角还不简单,正好在画的树下端。

也不知道树的下端是树根,还是石头,或者是青草和水?

这确实是一幅残画,残缺的那部分可不能随意加上去,不然就失去了画原有的意境。

画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此画描绘了深秋时节,寒风萧瑟,枯木衰草,落叶凋零。

整幅画呈现出一派秋风肃杀的冷峭凄凉景象。

整幅画面当中,有两只灰喜鹊。

此画画的生动自然,情景交融,应该是出自大家之手。

唐青看的画也不少,他凭眼睛还是能看出画出自哪个朝代。

“老板,这是宋代的字画?”

老板赞赏的看了唐青一眼,“小伙子,好眼力。

这画确实是宋代的,只是没有落款,不知道是宋代谁画的!”

老板继续说道:“小伙子既然想要真品,这件残品画我就便宜卖给你。

既然没有落款,又是残缺品,我就30万卖给你。”

一件残品画,还没落款,卖30万,唐青觉得有点高。

如果画是出自宋代名家之手,那30万的价格就不高。

唐青为了确认画出自谁的手,上手摸了一下画。

系统很快给出了提示,【北宋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夏国北宋画家。

崔白于仁宗时已享盛名。

英宗治平二年,由于汴河水涨,相国寺壁画坍毁。

崔白与李元济参与壁画修复与绘制,在相国寺东廊画炽盛光佛九曜坐神等,受到时人称赞。

神宗熙宁初,受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等同画垂拱殿屏风。

崔白画艺超众,受到神宗皇帝欣赏,补为图画院艺学,元丰年间,升为待诏。

崔白擅长花鸟,工于写生。

他画的《寒雀图》,在北宋花鸟画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着平和、富丽的特色。

在崔白的作品中已非常罕见。

它反映了北宋宫廷花鸟画在审美,感受上进入了新的阶段。

崔白新创的花鸟画,改变了流传百年的黄筌画派的一统格局,推动了宋代花鸟画的发展。

崔白画作有《惠庄观鱼图》《谢安东山图》等。

现存有《双喜图》,成为了传世之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