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州。
龙虎山,天师府。
三十六大峰之首,朝天峰。
今时今日,老天师张元陵身穿一件朴素道袍,出现在山脚下。
自张神凝接过大天师之位后,老天师张元陵便极少出现在朝天峰中。
大多时间都是待在小源峰,与宋铊相伴。
此次居然破天荒的在朝天峰山脚现身。
有小道士见到了这位老天师,立刻打道家稽首行礼。
对于这位已经卸任的上任掌教大天师,小道士眼中满是崇拜。
张元陵笑着点头。
沿着山路向上,老天师走的很慢,一路遇到天师府道士的稽首,皆是笑着点头。
这条走了上百年,不知道多少次的山路,如今再走仍旧觉得舒畅。
路过一处山间,山间中有一个巨大石碑,刻有一幅巨大太极图。
太极图上刻有四字。
道炁长存。
张元陵站在这幅巨大太极图下,追忆当年往事。
第一次见到这幅巨大太极图的时候,张元陵也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
太极两侧,以雄浑石刻,刻有两行隶书。
道贯古今包宇宙,法遵自然驭人神。
气象极大。
张元陵并未停步太久,随后继续上山。
期间路过道宫上百,天师府道士见到这位老天师皆是默默行礼。
行至朝天峰的山腰处,真武池便在眼前。
池中有松篁花卉,池心有亭、桥,水面开阔。
真武池旁的纳凉居,算算时间也有些年不曾踏足了。
张元陵看着水面开阔的真武池,拂须而笑。
哪怕看过千百次,仍旧百看不厌。
“老了。”
张元陵笑了笑,随后继续向上。
在往上便是那座万法宗坛。
号称是“天下第一法坛”,囊括道家万法,被誉为道法本源。
此时万法宗坛附近,有一位年轻道士看向张元陵。
“师祖。”
张续立刻将手中的武侠小说塞到道袍之中,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张元陵朝着张续招了招手,张续便一路小跑,来到老天师面前。
当初的少年道士,如今个头也窜了不少,已经快赶上了张元陵。
张元陵笑呵呵的问道:“张续,最近功课如何?”
张续有些心虚的笑了笑,说道:“还好,还好。”
张元陵则是笑着反问道:“是吗?”
“如今小说到了哪一回了?”
张续下意识地说道:“到了一百六十四回,天下大乱妖魔舞,老道下山散功德。”
可刚说完,张续立马变脸色大变。
不好!
被诈出来了!
张元陵笑着伸出手,张续只得老老实实的将道袍中的武侠小说递了上去。
张元陵随手翻看小说,一边拂须一边笑道:“写的真是精彩,难怪有人愿意捧场。”
张续只是尴尬的笑,整个人愣愣的站在原地。
原本以为师祖会训斥自己一顿,没想到张元陵只是重新将小说塞回张续手中。
“看小说无妨,道法不可落下。”
张续嘿嘿一笑,笑道:“知道了师祖!”
张元陵挥了挥手,笑道:“行了,一边玩去。”
张续笑着回了个“是”,而后便屁颠屁颠的跑开了。
张元陵只是面带笑意的看向张续。
老天师在万法宗坛停步的时间长了一些,才朝着山顶祖师殿走去。
祖师殿中,身穿天师袍的张神凝微微一愣,随后转身看向祖师殿正门。
“师叔?”
“您怎么来了?”
张元陵只是呵呵一笑,随意摆手,说道:“闲来无事,到处看看。”
张神凝立刻走出祖师殿,来到老天师面前,恭恭敬敬打了个道家稽首。
张元陵看着眼前头戴道冠,身披天师法袍的张神凝,笑意更浓,眼神中是毫不掩饰的自豪。
“神凝啊,师叔问你一个事。”
“必须是实话实说!”
张神凝微微一愣,立刻说道:“师叔只管问,神凝必然如实相告。”
张元陵笑了笑,随后悄悄揽住张神凝肩膀,压低嗓音。
“神凝啊,当初让杨溶月那个小丫头走,你伤不伤心啊?”
此话一出,张神凝顿时脸色尴尬。
“师叔,你说什么呢?”
张元陵立刻做出一副了然的模样,说道:“神凝啊,必须实话实说!”
“和师叔说实话。”
张神凝笑了笑,淡然道:“伤心总归是有。”
“但是神凝不后悔。”
张元陵闻言,只是长长叹气一声,重重地拍了张神凝肩膀一下。
“龙虎山有你,是道门幸事啊。”
“行了,师叔自己走走。”
说罢,老天师便丢下张神凝,一个人朝着祖师殿外走去。
站在朝天峰上,整座龙虎山所在的洞天都一览无余。
大峰三十六,小峰七十二。
二十四涧流水。
风景天下独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