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段故事,清业方丈讲了有半个小时多。
伍明这时候贴心的问师父口渴不口渴。
亲手给清业方丈端上了一杯茶润喉。
因为接下来的故事他还等着听呢。
伍明还是没有忍住他的好奇心,又追问了一次,清慧住持当时讲的到底是什么。
翻译过来的版本就行了。
清业方丈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嘴唇这才说:“清慧师兄通篇都在阐述何以为人、以及人和智慧、解脱的关系。
翻译过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做对自己好的事就是智慧。”
就这?
就这?
虽然我没脱裤子,但是......就这?!
可伍明仔细想了一下,突然也有了一点感悟。
对自己好的事?妙啊!
那不是得先明白什么是自己。
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外界的欲望,这不就是找到自己么。
对自己好?什么是好?怎么样好?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做所谓正确的事?这个好怎么定义?对自己好,就一定对自己好么?塞翁失马福祸相依,怎么算真的好?
最妙的还是那个‘做’字。
智慧不是什么思想,不是什么顺口溜一样的上下句,甚至也不是道理。
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伍明自觉自己不是那么聪明的人,最多是有点小聪明。
不过以他的悟性,再加上这段时间游戏里的经历,他真的是动了一下脑子,就体会到了刚才说的那些。
体会,体悟,嗯,就是这个感觉。
不是空想出来的,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牛!
只是一个中心思想就有这么大的威力,真不敢想清慧住持当时说出来的那些有多妙。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伍明现在觉得并不算是夸张的说法。
你说刚才清业方丈说的算佛法么?伍明懂个der的佛法,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没有碰过书了。
但是刚刚那一句的共鸣,都是来自于他生活经历中的经验,就是有共鸣。
好家伙,清业方丈已经快一百岁了,他的经历是自己的四倍、五倍之多,那他得体悟成啥样啊。
清业方丈只喝了半杯茶,伍明又给他续上了半杯。
老方丈这才继续说下去。
第一场的辩经比赛之后,清业获胜。
清慧当场就不服。
他是真不服,如果清业说过了自己,他也高兴。
在这一块,清慧是真的为少林门派的发扬光大着想,如果清业真有本事,他就是辅佐清业又有何妨?!
可结果,他竟然用这种近乎下三滥的手段,来了一波现场抄答案,复制粘贴就把自己赢了。
自己这么多年的讲经,又讲了个什么?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给别人图做嫁衣呗?不服。
打死都不服。
但是当时的清慧、清业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和尚了。
对方丈的决定还是肯定尊重的。
方丈是不会有什么偏私的。
说的露骨一点,如果方丈真的有偏私的话,还公开选个啥,直接就钦点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历来的传统就是如此。
清慧当场压下去了自己的情绪,凝神静气之后这才接受了自己的失败。
伍明听到这里,说真心话,他听了刚才的描述,觉得清慧住持,是一个那种标准的‘天才学霸’模板,就是有点‘对的发邪’的那种。
甚至有点不讲理、偏执自我的那种刻板印象人。
可听到了这里。
清慧住持也不简单,都是具备狠人要素的人。
好家伙,他都不敢想,如果把清慧住持放到了别的门派。
有他这一身天赋,还背什么经讲什么法啊,拿去背点什么武林秘籍,那也是有干翻少林门派可能的。
真是想不到,怎么想的,让这么两个人能窝在少林这样的门派里,真的是有点浪费人才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这对于武林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好事,至少是他们少林的内部矛盾。
如果他俩在两个不同的门派里,呵呵呵,江湖上怎么都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清业方丈继续讲着。
当时清慧和他,都认同了这第一场的比试,一比零,他暂时领先。
紧接着祖宜方丈就宣布了第二场的比试。
既然是要选方丈,武功自然也得拿得出手,不能给少林丢份。
所以第二场就是武功较量,时间就在明天,地点还是这个山中树林之中。
毕竟其他地方也挤不下这一万人围观。
而且一旦打热闹了,他俩可是能拆了整个寺院的~
到此为止,清慧才相信了,祖宜方丈是不藏私心的。
比武,当时他可是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少林武功第一人。
当时的清业,正卡在体宗修炼的瓶颈上,是十档初阶的战斗力。
清慧,当时已经有了十档高阶的水准,而且是已经到了瓶颈,正在准备突破的契机。
可别看现在的少林第一人清荣,是十二档的战斗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