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易峰立刻点头附和:
“邢书记,元鹏书记说得在理。既然大家都信任远方同志,那咱们就坦荡面对 —— 把相关情况如实上报给省委和省纪委,咱们市里全力配合调查,用事实说话,总比藏着掖着强。”
就在三人讨论之后,朱元鹏想着跟市长李国政商量一下,再上报省里。
李国政上午去下辖县考察,直到下午下班前才赶回市委,刚听完政府秘书长的汇报,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朱元鹏的办公室。
“元鹏书记,有句话我得说在前面,咱们也得做最坏的打算。”
李国政坐在沙发上,语气凝重。
“万一举报信里的内容有一条是真的,董远方同志肯定会受到牵连。现在道口县的工作正轰轰烈烈地推进,食品产业园、基建项目哪一个都不能停,咱们必须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不能让项目半途而废!”
朱元鹏闻言,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里清楚,道口县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董远方一手推动的,可作为上级政府,绝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处境,就让全县的发展停滞。
“李市长,既然你这么考虑,心里想必已经有主意了吧?不妨说说看。”
李国政其实早有盘算。
按照惯例,道口县作为朝阳市人口最多、区域最大的县,县委书记一直由市委常委兼任。
他主政市政府近一年,始终没能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班底,这次恰好是个机会 ,既能 “稳妥” 地应对道口县的局面,又能借机扶持自己人。
“元鹏书记,您也知道,道口县县长沈佳慧之前一直在机关工作,主政地方的时间不长,要是让她顺位接任县委书记,恐怕难以稳住局面。”
李国政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还是得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干部过去主持大局,才能确保道口县的工作不脱节。”
朱元鹏本觉得现在考虑道口县委书记的人选为时过早,但既然李国政主动提起,他便顺水推舟,追问一句:
“那李市长心里,应该有合适的人选了吧?”
李国政显然早有准备,听到追问便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推荐副市长郑浩。他之前担任过汤源县委副书记,后来又任市建委主任,熟悉基层工作,也懂基建和经济;担任副市长这两年,牵头推进的几个项目都做得不错,成绩有目共睹。让他去道口县,肯定能扛起担子!”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朱元鹏看着李国政坚定的神情,突然觉得很好笑。
关于道口县和董远方的举报信还没弄明白,就想着人家下去了,怎么去啃到肉,李国政的如意算盘打早了。
“李市长,只有推荐人选的事,我觉得可以先放一放,省里都还不知道,调查都没调查,现在就怀疑我们的同志有问题,我觉得为时尚早哦。”
李国政听罢,也发觉自己的言行,显得操之过急,只好同意先把有关情况上报省里,毕竟董远方属于省管干部,还要以省里的意见为准。
市领导收到举报信的事,中午便在道口县传开了。
董远方秉承着清者自清的态度,毫不关心举报信的内容,该干嘛干嘛,丝毫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