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山坡上气氛有些压抑。
黛玉微微抬眸,恰见父亲眼带询问,目光温润地朝自己望来。
黛玉心中早有筹谋,有了前面的事件铺垫,她觉得,向圣上逐步展现实力的时机已然基本成熟。
于是,她微微扬起下巴,胸有成竹地冲着父亲轻轻点了点头。
林如海一直留意着女儿的动静,见黛玉这般反应,面色瞬间一喜。
他整了整衣衫,掩唇清咳一声,恭敬地向前一步,正要开口向圣上禀报这一喜讯。
黛玉突然移步上前,微微福身,抢先出声:“启禀圣上,臣女不才,有办法解除此毒。只是,臣女的解毒之法,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超乎常人想象。为防此后有人心怀不轨,以讹传讹,借此恶意攻击臣女父亲,恳请圣上亲临沙州城头观看解毒之法。”
“这……”圣上不禁微微蹙眉,为难地扫了林如海和富海一眼。
他本也有意亲临前线,以便亲眼目睹将士们中毒的状况,尽快寻求破解之法。
再者,此毒中的蹊跷,若真寻到解毒之策,便将中毒经过传令各地驻军,让他们引以为戒,避免将来更多将士遭受此毒侵害。
但方才刚经过林如海与富海二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圣上心中也泛起了犹豫。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自己虽贵为天子,却也并非武艺超群之辈。
若此时贸然亲身前往,万一有个闪失,不但于这紧张的战局无丝毫益处,反而会成为众人的拖累。
黛玉见圣上面露迟疑之色,略一思索后,心下了然,轻轻出声提醒道:“圣上,您可还记得,曾服用过家父进献的‘人参回春丸’?此药乃集天地之灵气、采百草之精华,更溶入了一支品相极佳的千年人参炼制而成,服用后,不但可回阳救逆,更可百毒不侵,自此无惧世间一切毒药。”
众人听闻黛玉所言,皆浑身一震,似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安静下来,随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脸上俱是难以置信。
就连一旁向来沉稳的林如海,听后也不由得怔愣住了,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
他微微眯起眼睛,在脑海中仔细地回忆起从黛玉手里接过那几瓶药丸时的情形。
当时,他耳边都回荡着黛玉讲这药丸能“回阳救逆、使人焕发新生”的神奇功效,注意力全然集中在了能“活死人、肉白骨”上面,至于这药丸能否解毒,他倒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就好似那部分记忆,被谁悄然抹去了似的。
不过,转念一想,此药乃是取自黛玉体内那汪神奇的药泉所制。
既然那药泉有解百毒的奇效,那是不是说,但凡由这药泉所制出来的药,都具备解百毒的能力呢?
也就黛玉不知他此刻心中所想,不然,定会无奈地苦笑出声。
这世间之事,哪能如此简单推论。
要知道,只有未经稀释过的药泉,所制之药,才真正具备解百毒的神奇功效。
一旦经过稀释,药泉原本解毒的功效便会大打折扣,不复往昔之盛。
不过,即便如此,稀释后的药泉,依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毒产生几分抗药性,为人体抵御毒物的侵害筑起一道屏障。
只是,这稀释的程度,和与对毒的抵抗性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药泉被稀释得越多,药中蕴含的解毒成分便愈发稀薄,对毒的抵抗性自然也就越低,犹如被层层削弱防护的堡垒。
而且,当下这般紧急关头,他们最该注意的,难道不是她能解毒这件事吗?
在场众人之中,除了富海公公对“人参回春丸”了解甚少,还对它疗效将信将疑,时不时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黛玉之外,其他几人倒是没有怀疑黛玉此话的真实性。
林如海在知晓圣上因服用“人参回春丸”而百毒不侵后,心中原本紧绷的弦松了几分,遂不再反对圣上亲临沙州城这一决定。
毕竟,有了这层保障,圣上前去沙州城头,也多了几分安全。
而且,他想起自己最早便服用了纯天然的药泉,其抗毒效果,应该比起后来精心炼制献给圣上的“人参回春丸”,只高不低,这也让他内心多了一份笃定。
而权景瑶和小宇轩,早在他们决定成为一家人的时候,黛玉便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药泉水,巧妙地为二人调理过身体,使他们能身强体健,远离病痛。
更不必说,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家中饮食所用的水,一直都是黛玉精心稀释后的药泉所化,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全家人的身心。
圣上当时向几位太医确认“人参回春丸”的确切药效后,不仅毫不犹豫地自己服下一粒,还满心疼爱地唤来自己最宠爱的琳琅小公主,亲手喂她也服了一粒。
故而,在这场因毒而起的变故中,在场几人里,唯一对毒没有抗药性的,就只剩下富海公公一人了。
黛玉见富海公公面露疑色,犹似对“人参回春丸”的解毒功效并不全然相信。
她也不多言语,直接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精致小巧的玉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