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63章 即将到来的19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在汉斯看来,这场俄国内战至少要拖过今年结尾才能见到终局。

到那个时候,苏维埃俄国也将走到极限,厌倦了无休止却毫无成果的内战与战时共产主义的,不只是人民,连布尔什维克的干部们也不会再坐视托洛茨基胡来。

所以,内战的事就交给塞克特去处理吧,他得先清理下这堆积如山的工作。

1916年开始后,之前提及的女性参政权等改革法案陆续施行,使整个德意志帝国迅速运转起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某人办公桌上越堆越高的文件堆,如山如岭,必须趁有空时尽早处理。

尤其是汉斯现在还面临一个重大决策,即为将解散的普鲁士秘密警察筹建一个全新的情报机关。

嗯?你问我为什么要管这事?

因为,新情报机关计划划归帝国外务部之下。

虽然目前还隶属于战争部,但就像战后英国将其SIS改归于外务部一样,这是迟早的事。

毕竟,外交与谍报本就是硬币的正反两面。

而且,今后的时代对情报机构的要求将更加苛刻,几乎得像社畜一样高强度地运作,与其以后再调,不如现在就划到手下,这样会更顺畅些。

“名字嘛......干脆就参考联邦情报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BND),叫帝国情报局Reichnachrichtendienst(RND)好了。”

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起个像盖世太保或史塔西那样光听名字就让人发寒的称呼,这个名称算是比较妥当的折中和变形了。

“部长,下午的报告送到了。”

“谢谢你,施密特小姐。让我看看......联邦大法官查尔斯·埃文斯·休斯辞去了大法官职位,与哈定组成搭档,参加共和党初选?”

说起来,今年年底美国就要进行大选了。

反正赢的肯定是共和党。

“毕竟威尔逊干出了那种事,民主党怎么可能赢。”

美国人对威尔逊所犯下的错误仍历历在目。

别的不说,就说他半身不遂后,白宫和整个政界的混乱状态,那场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1916年大选民主党的优势本就难言,又在这种氛围下,民主党想赢,除非政治之神降世,否则简直痴人说梦。

“这么看,最后还得是休斯当选。”

当然了,这次共和党初选里还有执着于三连任的西奥多·罗斯福等一众强劲候选,但从原本的历史来看,休斯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可能性最大。

他在原历史中也是1916年大选中的黑马,甚至让准备连任的威尔逊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再加上搭档还是那位不靠能力靠脸的哈定,堪称绝配。

不久前,美国也承认了女性参政权,而大量女性选民正是哈定“姨母笑”的真爱粉丝(不是玩笑,是事实),对休斯来说,这根本是一场必赢的选战。

“那么,接下来会提出海军军备限制的,也该是美国了吧?”

因为查尔斯·休斯在原本历史上就是哈定政府的国务卿,主导了《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关键人物。

尤其是一战结束后,美国和日本迎来经济繁荣,太平洋争霸战越演越烈,双方造舰竞赛迅速升温。

照这个趋势下去,不出十年就可能因军备竞赛过热爆发战争,若休斯当上总统,他势必会优先解决这一问题。

“所以我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顺带一提,这可不是他们想不参加就不参加的事。

因为他们既没有拒绝的理由,也没有继续烧钱造舰的余裕。

况且战争已结束,再继续进行军备竞赛,现实上根本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的主要海上对手,法国海军与俄国海军,在大战中已然衰败,相较其他国家,海军军缩对他们的安全威胁并不大。

趁此机会大家一同裁军,减轻财政与军政的负担,实在是稳赚不赔的好事。

“问题是提尔皮茨元帅啊......”

还有自己那亲爱的岳父也挺让人头疼。

他可是帝国战舰至上主义的代表,军缩条约下让帝国主力舰一艘艘变成废铁,他是绝不可能赞成的。

说不定哪天就会站到自己办公室门口,高举标语抗议,坚决反对。

所以,汉斯只能祈祷,他为应对条约精心布下的计策,能顺利奏效。

“接下来......英国大选中,新芬党(Sinn Féin,主张爱尔兰独立的民族主义政党)有可能横扫除北爱以外的所有选区?”

这说明,那场搅动整个战后英国的爱尔兰独立战争,也快来了。

若参考原本历史,大概会在明年一月爆发。

当然,报告上写着“即便有叛乱,英军实力远强于爱尔兰,最终必将镇压”,但从汉斯所知的历史来看,完全相反。

爱尔兰人会像十多年前让英国头疼的布尔人那样,凭借游击战与英国周旋,而早已厌战的英国人民则会要求劳合·乔治妥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