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汉点点头。
沈万三,本名沈富,又名沈秀,字仲荣,号万山。
家中排行老三,时巨富为万户,故世称万三。
祖籍江浙行省湖州路乌程县(今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后迁居苏州。
中国元末明初最有钱的富商。
其父始徙于平江路长洲县(今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率族人开垦荒地,以农业发家。
沈万三继承父业,率其子弟尽力农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
又以周庄作为商品贸易与流通基地,广集货资,迅速成为江南第一豪富。
直到1367年,
明太祖攻苏州城,张士诚靠着沈万三等苏州百姓大力支持,固守苏州达八个月之久。
城破后,明太祖对苏州百姓采取报复措施。
沈万三见形势严峻,主动示好,先是帮助修建南京城,资助筑城资金三分之一。
明太祖想犒军,又请求沈万三代出犒银,
明太祖问其“百万军能遍赏乎”,
沈万三答:以每军可犒银一两。
明太祖忌惮沈万三收买军心,起意杀之。
马皇后多次劝谏,谓沈万三固然富可敌国,然而未尝为不法之事。
遂免死,改为抄家,流放云南,后客死异乡。
《明史》里也有好几处提到沈万三,
其中一处在马皇后的传记里写得明白:
吴兴(今浙江湖州)的富民沈秀,(也就是沈万三)
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
朱元璋发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
马皇后进谏说:“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敌国,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陛下又何必再杀他。”
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饶过沈万三没杀,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
正史都如此说,自然许多人相信。
老百姓善良,不太愿意一个财富传奇老死边陲,就编造故事说他在云南得道成仙,康熙年间还有人在到处散播奇遇,说自己在云南见到了长生不死的沈万三。
不过很可惜,传说当不得真。
沈万三还是死了,而且比较凄凉。
所以,不论怎么说。
富可敌国的天下第一富商。
最后落得这么个结局,让人感慨万分。
......
所以没有足够背景和靠山,个体再有钱。
非但不能获得一个好下场,还会因为巨量的财富,招惹来无端的灾祸。
我们现在的国家,已经越来越稳定。
不会再出现那些动乱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
但是可以从沈万三的事迹上,获取一个教训。
那就是没有足够强的势力,就不要向世人展现你那多到夸张的财富。
如果当今社会已经有了一个足够强横的势力。
自己也没有那个心思去跟人家争斗个啥。
那么早早的给人家展示你拥有的能力,早点投靠过去最好。
当祖国妈妈接纳保护你,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叶芝芝跟陈天汉提及沈万三的事,
就是想让陈天汉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只需要不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
等自己成为祖国妈妈的好大儿。
以后他陈天汉库库挣钱,当妈妈的,又怎么会去妒忌自己孩子挣钱多呢?
而且做子女的,挣得钱多了,给父母拿点出来花也是天经地义。
陈天汉现在就是卡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确定好了自己“好大儿”的身份,获得了妈妈的关爱以后。
再放肆的开始挣钱,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叶芝芝一通耐心的说教,也让陈天汉收起了孩子气的抱怨。
他不是傻子,能看得出来叶芝芝是真心实意的为他好。
从头到脚的在为他以后做考虑。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
叶芝芝没有在里面获取任何好处。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陈天汉的以后再一步步进行。
而且俩人四处奔波,陈天汉这种牲口都感觉累了。
那么叶芝芝这样柔弱的一个女娃娃,人家就不累了吗?
所以陈天汉也不抱怨啥了。
再苦再累的日子他都走过。
现在这种有人给他安排一切的生活,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陈天汉把一份热好了的盖浇饭,端给叶芝芝。
“来,把这个吃了!再辛苦,咱也要一起扛过去。回去了我请你吃大餐!”
叶芝芝笑盈盈的,接过饭,拿起勺子挖了一口,放在嘴里。
“你说的啊!我要吃最好的!”
“嗯!最好的!”
......
飞机停靠在一处军用小型机场。
两人转车不做停留,前往一处水源地。
南水北调工程
旨在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缺水的地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