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朝堂上再次就缝纫机的处置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朱高炽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汉王和赵王的提议看似为百姓着想,实则暗藏私利。若任由他们将缝纫机随意售卖,百姓必然难以承受高昂的价格,最终受益的只有他们自己。而由朝廷开办制衣厂,统一管理,不仅能确保缝纫机的合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让百姓穿上物美价廉的衣服。此外,儿臣与张嫣商议,准备大力推广棉花种植,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如此一来,制衣厂便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大明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朱棣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朱高炽向来稳重,所言必定经过深思熟虑。但同时,他也明白汉王和赵王的势力不容小觑,此事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宫廷内部的矛盾激化。
就在朱棣犹豫不决之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附议太子殿下。开办制衣厂既能推动纺织业发展,又能惠及百姓,实乃一举两得之事。至于汉王和赵王的提议,臣以为确实不妥,恐会扰乱市场,引发民怨。”
随后,又有几位大臣纷纷表态,支持朱高炽的提议。汉王和赵王见势不妙,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与众人作对。
最终,朱棣权衡利弊后,做出了决定:“此事便依太子所言,由朝廷牵头开办制衣厂。但需谨慎行事,务必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尤其是棉花种植推广一事,关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