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区选址的事情迟迟都没有确定下来,政府与市委在选址上都存在着很大争议,各持己见。
最后市委常委会决定将选址的权利交给省委,山南市委同时上报了两个方案给省里。
一个是以山南市区东部为发展方向,依托成熟的高速运输路线为优势。
第二个方案是以市区西的大河畔的运河新区,经过路远与于波涛的最后商议,将新区的名称改为了运河湾区。
省委对于山南报来的新区方案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最后在省委副书记路不为的力荐下通过了山南报来的东部新区的规划,并决定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定为国家级开发区。
于波涛很快也从省里得到了这一消息,但于波涛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依旧一副泰然处之的神情。
因为省里在讨论山南新区时,设立运河湾区的方案确实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转眼到了妹妹研究生开学的日子,妹妹路雅提前与路远作了联系希望哥哥送她去京城读研。
妹妹上研究生的事情是大事,路远觉得得陪着妹妹去一趟京城。
这天早上路远在与于波涛一起上班的途中提到了请假去京城送妹妹去读研的事情。
于波涛想了想说道:路远我们一起进京吧,我也有段时间没去看大伯了。
路远知道于波涛是京城下派到山南的干部,于波涛的家也是在京城。
路远当了于波涛的秘书后也一直没有见过于波涛的家属,中途于波涛回过一次京城,但没有让自己跟随。
路远的心里在想这次进京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于波涛在京的家族。
出发的时间定在了周五的下午,从山南下午乘坐列车卧铺,第二天一早到达京城。
出发前的前一天路远接到了苏媚的电话,路远从东川到了山南工作后,路远与苏媚一直没有见过面。
平时也只就只有打电话联系一下,见面的机会一直没有。
苏媚只在电话里说了句想你了,路远的心里便是一阵的火热。
下班后路远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推掉了所有的应酬打车来到了苏媚给自己发消息的小区位置。
走到楼下路远四处打量了一番才走进苏媚的单元,轻轻敲了两下门,门就一下子打开了。
屋内漆黑一片,一下子就被一团热火所包围,路远还是依旧的强大,让苏媚深深的折服。
激情过后,两人平静的喘息着,久久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路远点燃了一支香烟,这时苏媚忽然从路远嘴里拿去了点燃的香烟也抽了起来。
路远看着抽烟的苏媚惊愕的说道:姐,你也学会了抽烟?
苏媚无奈的笑了笑:路远你离开东川后,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想你的时候就会点燃一支烟。
路远感动的抚了抚苏媚的秀发,心中也是鞭长莫及啊。
好在从苏媚这里了解到东川现在还比较稳定,与路远较好的县委常委都选择站在了苏媚的这边,路虎即使再跋扈也做不出过份的事情。
两人一晚上不知道来来回回了多少次,直到筋疲力尽才沉沉睡去,苏媚这次也算是满载而归。
星期五下午,路远与妹妹和于波涛登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
经过介绍于波涛与自己的妹妹也算是认识,得知路雅读研的学校是财经大,于波涛顿时来了兴趣:路雅我们可算是师兄妹。
听到市长大人也是财经大的高材生,路雅高兴的喜不自胜,心想自己也算是市长的师兄妹了。
看到于波涛与自己的妹妹聊着大学的生活时光,路远的心里不禁有些暗淡,想着自己高考的成绩到现在还是个迷,心中也是暗暗发狠,想办法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伴随着绿皮火车的晃动,一夜无话,昨夜的操劳迅速的让路远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东方升起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车厢内,火车也慢慢进入了京城最大的火车站,京城西站。
路远跟随在于波涛的身后下了火车,看着川流不息、形形色色的人群,路远感慨这个几经朝野沧桑的大都市,与自己心中的京城形象却截然不同。
随处可见的垃圾,随意丢弃的烟头和沿街的拉客黄牛让路远对这里并没有多大的好感。
这也是路远第一次来到祖国的核心城市京城,妹妹路雅的心情却格外的新奇,眼神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
三人走出站来到了早已在出站口等候的一辆黑色奥迪车前,路远留意了一下车牌是京A开头的车牌。
上了车于波涛开口道:路远,你们兄妹俩是第一次到北京,我也算是尽一个地主之谊,晚上一起吃饭。
路远的沉稳告诉自己,于波涛作为老板请自己兄妹俩吃顿饭也属正常,但决不能拒绝,点了点头:那就谢谢老板了。
于波涛继续说道:路远,你们兄妹俩住在咱们的省驻京办招待所吧,距离路雅的学校也很近。
路远点了点头:那我们先送您回家老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